第(2/3)頁 “是張真人在這里施了什么仙法嗎?我感覺我的輕功,連正常三分之一的狀態都發揮不出來。”踏上這條路的人,紛紛抱怨著。 當然也有數人,好似沒有什么反應一般,繼續快速前進。 其中有一名兩米高的壯漢,直接從腳下解開了上百斤重的鐵鞋,隨后再踏上臺階,瞬間竟又健步如飛。 紫霄宮內,曹柘也迎來了一片詢問的目光。 “小小重力陣法罷了!不值一提。”曹柘平淡說道。 利用沖擊力和重力改變練劍,這個獨孤求敗熟。 自然這種習武方式,在營養充沛供給,不會壓榨身體潛力的前提下,可以放心大膽的借用。 而武當山中,找不到合適廣泛應用的大型瀑布,曹柘便索性花了些時間,布置了一座重力陣,加持在了通往劍宮的路上。 并且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沖到劍宮的弟子,可以獲得一把精品寶劍作為獎勵。 此番,卻是被何足道,用在了武道大會上。 只是···這么一看,從劍陣考核到登山考核,怎么畫風越來越接近‘考核’,而不是‘比武’? 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何足道是不是對曹柘舉辦這次大會的用意,有什么誤解? “我這真不是要招收新弟子啊!” “為什么大家的領悟能力,都這么強?”曹柘有些納悶。 果然完全當了甩手掌柜,就是容易遇到這種問題,下面的人總是容易自我領會的太多,直接超過了原本的‘預期’。 曹柘可不知道,這條通往劍宮的路,又被武當弟子們稱之為登天梯。 因為一旦踏上劍宮,領取了精品寶劍,也就象征著可以進入武當內門,成為內門弟子,距離紫霄宮和銅殿更近,距離張三豐張真人也更近。 甚至時不時,可以獲得來自張真人的親自指點。 這豈不是等同于,拿到了通往仙妙之門的邀請函? 看看已經隱隱有‘大師兄’風范的何足道,他現在的水準,放在江湖上,誰不以仙人視之? 這就是有張真人親自指點的好處。 有了先例再強,后來者自然前赴后繼。 “這條通往劍宮的山道,一共有九百三十三個臺階,前三百一十一個臺階,重力是正常情況的一倍,習武有成者若是有了準備,都不難承受住壓力,繼續前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