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后即將出宮,擺駕前往云臺山禮佛! 如此消息,震動朝野。 對朝中博弈一無所知的百姓,只當是聽了個稀奇,更能看個稀奇。 但是稍稍了解其中內情的人卻知道,大明宗室以及有志推翻太后暴政的朝臣,與太后黨羽之間的博弈,已經到了赤膊戰的階段。 而朝堂上,卻出現了決然相反于立場的廷議。 那些恨不得將妖太后挫骨揚灰的朝臣們,紛紛贊同太后出宮,去云臺山禮佛。 而依附于太后的那些官員,則是細數祖制,慷慨激昂的反對太后貿然出宮。 只是,反對者們,顯得尤其無力。 因為他們所守護的那個‘核心’,與他們持相反意見。 無奈之下,這些朝臣們,也唯有費盡心機的為太后挑選護送的將領、侍衛,以及去游說國師,懇求讓國師護送太后,去云臺山···禮佛! 嗯! 讓一個道士,送太后去云臺山禮佛,這說出去怎么聽都古怪。 各方博弈之中,送太后禮佛的隊伍,終于在半個月后徹底的確定下來。 多達七千多人的護送隊伍,以及大量隨行的宮人、醫官、侍從,甚至是雜耍班子,戲曲班子,歌舞班子,曲樂班子等等,雜七雜八的加起來,整個隊伍膨脹到多達萬人。 一只萬人的隊伍,從金陵出發,一路奢靡享樂,人吃馬嚼到焦作云臺,不可謂不勞民傷財。 而曹柘呢?或者說城隍、睿王的人馬呢? 他們為什么沒有直接半路出手,狙殺太后? 因為太后在隊伍里‘消失’了! 這龐大到一萬人的隊伍,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太后的偽裝。 太后雖離開了皇宮,卻依舊有濃厚的王朝氣運護身,所以任何占卜測算,法眼窺探之術,都無法精準的將她從人群中揪出來。 要想半路動手,除非將這一萬人的隊伍,近乎全部坑殺。 睿王的人,混在這個隊伍里,每一天都在瘋狂的打聽真正的太后下落。 同樣,這些負責探查的暗探,幾乎每一天,都在折損。 更奇葩的是,太后下令與民同樂。 邀請所有沿途的百姓,可以跟隨大部隊移動,同往云臺山,一同前往尋找不老泉···不對!是去禮佛! 如此,原本就龐大的隊伍,每一天都在快速膨脹。 等到行走了近一月,快要逼近云臺山時,原本一萬人的隊伍,竟然擴充到了三萬多人。 除了身穿盔甲,性質鮮明的七千侍衛之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