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眾又回殿內(nèi),分主次坐。 這一次,曹柘卻是當(dāng)仁不讓的坐在了主位上。 因為他需要居中調(diào)停,洞庭龍君與炳靈公之間的矛盾。 此事,看似是兒女婚嫁之爭,實則卻內(nèi)有隱情。 曹柘之前說夢會周公,開始確實是托詞。 但是后來,卻假戲真做,真的尋周公下棋去了。 而就在與周公下棋的過程中,提起了這龍君與炳靈公兩家爭婿之事。 周公搭橋,引曹柘入那張生夢中一觀。 又與曹柘說了一些近來在神道之中,流傳的隱秘小道消息,此事發(fā)生的前因后果,曹柘便大致通曉明悟了。 也因為如此,才做出決定,插手此事。 首先,張生表現(xiàn)出來的那些,是真的嗎? 是真的,卻也可以說是假的。 曹柘入其夢中,所見燈紅酒綠,奢靡享樂,權(quán)傾一方,甚至是得了仙緣,飛仙成道,于天庭手握重權(quán),都是一閃而過的雜念。 雖不能以雜念定性,因為人心本就浮躁。 至善之人,也難免有惡念,所以凡事論行不論心。 但是,這卻表示出,張生本是紅塵欲望所累之人,絕不會僅僅是表現(xiàn)出來的這么‘單純’。 “或許曾經(jīng)的張生,是這樣的人,但是現(xiàn)在的張生,卻不過是一個弄懂了這個世界,某些淺顯運行邏輯的競賽者。” “首先是身份,在聊齋的世界里,讀書人的身份,是具有‘特權(quán)’的。世外高人會尤其看重幾分,神祇仙家也會多幾分禮遇,就連妖魔鬼怪知曉些禮法者,也會對讀書人多些熱情與招待,并不像對普通人那般,直接就煮開了吃掉,或者抽干陽氣,棄尸荒野。” “當(dāng)然讀書人這項身份特權(quán),具有通用性,也很難顯示出獨特效果。” “所以張生延續(xù)了前主的處事風(fēng)格,甚至猶有過之。為的就說塑造人設(shè),一個眾所周知的至善美名,對一個好似一無所有的書生而言,既是護身符,也是進身之階。” “當(dāng)然,能將如此至善無私的人設(shè),堅持維持五六年,這人不僅是個狠人,更是個能人。等閑之輩,便是讓他堅持十天半月,那也是要了老命了!”曹柘并沒有因為看清了‘張生’的真實脾性,而對其有半分輕視。 若真真只是純善之人,反而還入不得曹柘的法眼了。 曹柘捋了捋思路,隨后說道:“兩家女兒,既然都瞧上了這張生一人,不妨兩位便都帶著女兒,偽裝幻化一番,去到那張生之側(cè),近距離接觸一番。再看這張生如何選擇,兩位以為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