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所以想著打造工兵鏟,一個是挖掘工事需要,還有一個,是為了彌補新軍的近戰武器不足。 新軍的刺刀足夠鋒利,但刺刀只能攢刺,無法劈砍。 這就限制了新軍在肉搏戰中的發揮。 而有了工兵鏟就不一樣了。 眾所周知,工兵鏟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的全能利器。 關于接下來作戰的戰壕問題,左夢庚親自動手,寫了一份教材,命令發放全軍。同時親自教導團級干部,又讓他們回去之后傳授下去。 明末的戰爭,不光是火器橫行,其實已經有了些許一戰的影子。 比如塹壕的使用,就十分復雜和科學。 當然了,在左夢庚這里,這個時代的塹壕技術還是小兒科級別的。 最起碼新軍上下看了他的塹壕思路,一個個都驚為天人。 就在沂蒙山區火熱練兵的時候,臨清那邊傳來壞消息。 李邦華病倒了。 左夢庚趕忙卸下事務返回,卻發現情況要嚴重的多。 “叔父從數日前就腹痛如絞,找了許多大夫看過,都說是腸癰之癥。究竟能不能活,全看天命?!? 李日宣站在床頭,看著李邦華昏迷的狀態,流淚不止。 其余人等,也都唉聲嘆氣,無可奈何。 左夢庚打量一番,發現李家請來的大夫,全都是傳統的中醫。 至于李邦華所患之腸癰…… 有那么一刻,他聯想到,會不會是闌尾炎。 但左夢庚稍微懂一丁點醫術,知道在古代闌尾炎確實被叫做腸癰,但腸癰和闌尾炎又不是一回事。 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請教專業人士。 “速速去請了鄧玉函先生來。” 傅以漸立刻領命而去。 鄧玉函來的很快,而且還帶來了不少人和器械。 看來傅以漸已經將情況和他說明了。 “中恒,我可以給孟暗先生檢查一番嗎?” 看到左夢庚叫來一個金發碧眼的洋人,在場的大夫們一個個臉色難看。 一個老頭更是氣的哼道:“左將軍難道不信老夫等人的醫術嗎?番邦蠻夷,焉能與我中華杏林相提并論?” 緊急時刻,左夢庚也沒心情跟這些人耗費唇舌。冰冷的眼神看過去,毫不留情面地訓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病患就在眼前,爾等可有解決之道?既沒有,又傲慢自大,可有仁慈之心?” 幾個大夫被罵的抬不起頭來,老臉青紅皂白。 這種時候,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一切以結果而論了。 鄧玉函并不去管旁邊的爭吵,早已換上了干凈的醫護服,甚至還帶上了帽子和口罩,然后才走到李邦華面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