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無可奈何-《明左》
第(1/3)頁
“盧象升對楊嗣昌說聚兵一處,力不可使;分兵各處,必成孤軍,此乃兵家之大忌。因此他提議將所有兵力,分別交由他和高起潛率領,以此來應對清軍兩路的攻勢。”
夏國的軍事會議上,左富向所有人通報了情報部的資料。
大明中樞的討論過程和結果,如今都擺在了夏國的桉頭。
面對清軍的進攻,楊嗣昌和盧象升的主張清晰了然。
“盧象升的兵力多少?”
左夢庚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他依稀記得,《明史》當中記載盧象升手中的兵力很少很少,而且全都是老弱病殘。因此才被清軍團團圍困在巨鹿的賈莊,最終悲壯戰死的。
這方面的情報,左富也已經掌握。
“盧象升的手中原有宣府、大同和宣大總督的標營,一共一萬九千人。虎大威率領山西兵馬五千、劉光祚率領保定兵馬三千五已經同他會合。除此之外,大同巡撫葉廷桂、山西巡撫宋賢各率領巡撫標營四千人,已在趕來的路上。楊嗣昌生怕盧象升有所閃失,又將薊鎮的兵馬調派給了他。”
左夢庚默默盤算,不禁訝然。
宣府、大同、山西、保定、薊鎮,這可是五鎮的兵馬了,加在一起足足有四萬人之多。
遠遠不是《明史》當中所記載的老弱病殘。
那么也就是說,楊嗣昌故意分兵、坑害盧象升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而另一件事,更可以左證楊嗣昌絕對沒有故意坑害盧象升。
眾說紛紜,楊嗣昌力主議和,而盧象升極力主戰,因此遭到他的嫉恨。
楊嗣昌和高起潛按兵不動、見死不救,才害死了盧象升。
可分辨歷史事件,有一個重要的原則。
那就是史料可以造假,但邏輯絕對不會有假。
這個說法中最大的邏輯硬傷就是,當盧象升戰死之后,楊嗣昌推薦的督撫人選乃是孫傳庭。
眾所周知,孫傳庭和盧象升一樣,都是死硬的主戰派。
既然楊嗣昌一力主和,又何必坑害了盧象升之后,再安排一位主戰派統管前線的軍務呢?
這就是最大的邏輯硬傷。
而現在夏國掌握的情況,更是足以說明楊嗣昌的冤枉。
真正想要議和的人,并非是楊嗣昌,而是背后的崇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河曲县|
宝兴县|
云梦县|
潼关县|
安达市|
贺州市|
津南区|
青阳县|
祁东县|
永嘉县|
铜山县|
汝阳县|
襄城县|
昭平县|
启东市|
普定县|
青川县|
鹤峰县|
凤阳县|
集安市|
太仓市|
丹凤县|
永仁县|
夹江县|
微山县|
德钦县|
门头沟区|
芦溪县|
灵川县|
潜江市|
贺州市|
南雄市|
沙坪坝区|
邛崃市|
涟水县|
内丘县|
高雄县|
岑巩县|
高密市|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