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完成積累-《明左》
第(1/3)頁
“耕種之術,自秦漢唐宋以來,時至今日可謂躍進千里。農田所產,早已數倍前人。然即便如此,天下生民能否果腹,依然要看老天爺的眼色。近些年來災害一日勝于一日,只憑舊有的土地,再如何耕作也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有所改善,只有兩個方法……”
黃士俊對于農耕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左夢庚所說的實乃至理名言。
華夏是農耕民族,千百年來為了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提升種植的技術嘔心瀝血,各種農耕著作更是層出不窮。
然而人力有時而窮,面對著如今格外慘烈又接踵而至的各種天災,真的是讓人徒呼奈何。
以往一說起如今的動蕩局勢,不少人都會歸咎于帝王和朝廷。
仿佛只要帝王和朝廷修身修德、廣興仁政,便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不能說帝王和朝廷一點責任都沒有,可如果都推到帝王和朝廷的身上,未免太過于苛刻。
黃士俊本身就是朝廷高官,對于帝王的所作所為、朝廷的運轉施行全都無比熟悉,自然不能跟那些白目書生一般,非黑即白。
今日見左夢庚拋開帝王和朝廷的作為,甚至也不管地主、藩王、官吏的惡行,只從最基本的耕作之處講起,不由的讓他心生欽佩。
這人雖然是大明的叛逆,可是卻持論公正,遠勝天下人。
能取得偌大的基業,實在是有無與倫比的過人之處。
同左夢庚一比,紫禁城中的那位皇帝實在是相形見絀。
左夢庚可不知道黃士俊的心中翻江倒海,思慮萬千。
他還在說著自己的見解。
“要想妥善的應對天災人禍,第一個辦法就是不斷提升耕種的技術。倘若有一天能夠不管天時、不管地利,依舊能夠五谷豐登,那么自然沒有饑餓之患。”
這個說法,令黃士俊搖頭嘆息不止。
“雖是至理名言,可是天道有常,非人力所能及,行不通的。”
左夢庚點點頭,并沒有反駁。
雖然他知曉后世無數種令人驚嘆的農業技術,但憑心而論,即便是在科技那么發達的后世,農業也不能完全脫離天時、氣候的影響。
“第二種辦法,就是積極對外開拓。手中掌握的土地越多,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分攤損耗成本。如此一來,盡管天災仍在,可是百姓收獲的渠道變多,自然而然就可以衣食充足。”
第二個辦法,也是他正在做的,更是這個時代歐洲國家也在做的。
黃士俊卻不認同。
“開疆拓土,帝王之愿也。然而千百年來,強如皇漢、興如盛唐,也難逃國衰民退之局。夏王殿下切莫要陷入迷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韩城市|
门头沟区|
天峻县|
荣成市|
广平县|
陆河县|
承德县|
星子县|
石渠县|
田东县|
抚宁县|
宁河县|
靖州|
黄陵县|
凤翔县|
乡城县|
阜平县|
博乐市|
贡嘎县|
漳平市|
乌海市|
伊通|
云南省|
洪江市|
竹山县|
方山县|
双牌县|
阿拉善左旗|
公主岭市|
平泉县|
墨脱县|
同德县|
辉县市|
山阳县|
文成县|
广元市|
南和县|
泉州市|
茂名市|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