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分歧,實則是法家和儒家的分歧。 嬴政和李斯的政治主張都是基于法家的基本思想,求一。 所以要邊地封君,勢必要革法,這就是秦國要做的。 步子扯得太大,會亡國的。 所以秦法必須革,郡國并行制必須推。 但是眼下給嬴政說革法,只會惹得嬴政惱怒不已,嬴政才剛說他數典忘祖。 那么日后再提此事,簡直是難上加難。 罷了,今天就先上諫上到這里。 得讓這個帝國的主人,自己意識到,秦國的法要變革。 扶蘇忽的話鋒一轉,向嬴政示弱。 “誠如君父所言,扶蘇年少無知,才疏學淺,尚不足以議論政事。” 嬴政聽了,反而饒有興味的挑眉看著扶蘇。 此子花樣繁多,不知他又要說些什么。 “但扶蘇以為,君父承先祖之業,今又秉法家之術,兼并四海。今天下,得之不易,鎮之更不易。扶蘇不敢請君父采納何人之策,但扶蘇愿請君父三思而后定。” “須知郡縣之制,一旦立也,倒時偏遠之地一旦生變,而吾等再啟分封,勢必引得大亂。” 嬴政聽了,反問: “有寡人在,天下何人敢反?” “況且,寡人要在齊楚之地施以重兵鎮壓。寡人已經決定,收天下兵戈。繳了那幫庶民的兵器,他們自然無力再和寡人作對。” 扶蘇聽了,面色一滯。 勸服嬴政,果然和移走泰山難度沒有什么差別。 扶蘇頭皮又是一硬。 “可東海之濱,人眾且地廣,區區一小城,數以十萬計。君父即便收起兵戈,也終究是國之隱患。” “更何況,齊楚之地,當初多為人心潰散,幾乎是不戰而降。” 嬴政聽了這番話,陷入沉思。 扶蘇說的都是事實,嬴政不可能枉顧。 忽的,一陣眩暈感襲來,隨后,嬴政便覺頭痛不已。 “今日便到此,你先退下。” 扶蘇作揖。 臨走之際,扶蘇瞟了瞟嬴政的面色,似乎很是凝重。 只是因為光影的緣故,扶蘇已經看不清嬴政蒼白色的面孔,自然也看不出嬴政此刻其實在頭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