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易秋,則通過架霧飛行的方式躲避開了晝虎的最大攻擊范圍。 這其中一方面是有晝虎本身就飛行了足夠遙遠的距離有關,而另外一方面在他底下的活化山脈為他吸收了足夠的沖擊。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整個場面開始略微恢復平靜之后,易秋在一拳錘散了一塊從他頭頂上的“天空”掉下來的石塊后開始打量下面的場景: 在晝虎轟擊的范圍之內,出現一個巨大的坑洞,下面隱隱泛著熾熱的火光。 似乎在這個地下世界的地表之下存在著一個以熔漿為主體的熔漿層,而現在晝虎的轟擊直接撕裂了上面的巖石層,讓熾熱的巖漿開始從中流溢了出來。 從高空中看下去,這就像整個大地之上出現了一個圓形的傷痕,而傷痕中正不斷涌出暗紅的“血液”。 如果再過一些日子,這里或許會形成一座新的火山。 不過那需要足夠漫長的時間累積,而且還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 至于活化山脈,它被晝虎的攻擊范圍所囊括在內,它的整個軀體都呈現出非常嚴重的破損狀態。 不過這對于它來說并不是非常嚴重的打擊——在易秋觀測的時候,它已經通過吸收大地的力量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恢復起來。 對于元素生命而言,純粹的物理傷害并不能對于它們造成實質性的打擊。 當然影響還是存在的,尤其是對于活化山脈這種頗為依賴軀體戰斗的元素生命而言。 不過只要有足夠的本源力量能夠驅使,它們很快就能夠恢復到原有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元素生命所優于血肉生命的地方。 當然對于多元宇宙而言,僅以生命形式來進行劃分的話,并不能非常全面地表現生命之間不同階段的差異性。 而在另外一邊,位于類似靈界通道之中的災厄之息則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當然物質界的強烈波動還是對它的行動產生了一定的干擾,相比于靈界變化對于物質界的遲緩而言,物質界對于靈界的單方面影響則顯得更為迅捷一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