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二天,中秋節(jié),下午兩點,程實的婚車隊回來了,村口上就放了一大掛鞭炮,然后每拐一個彎、每過一道橋,哪怕只是小橋,也要停下來,先放一掛鞭炮才過去,以示辟邪。 車隊剛剛進村時,樂隊就迎了上去,車隊停著等的時候,他們就用力吹吹打打,和著鞭炮聲,熱熱鬧鬧的。 接著就有知客過來安排一應禮儀,比如經(jīng)過誰家的時候,別人家放了一掛鞭炮相賀時,要代表家屬致謝。 此時村里的人都跟著出來相迎,要么跟在家屬那邊,要么跟在新人這邊,看熱鬧,以及搶撒的喜糖。 喜糖是過一陣就撒一次,大人孩子們都去搶,沾沾喜氣。 白倩也跟在人群里看著,但她臉皮薄不好意思去搶,也怕別人把她撞到了,就沒有過去。 這時,她聽見幾個年紀大的老婆婆們聊著天: “現(xiàn)在的結(jié)婚啊,都是講排場,租這么多車,這個好費錢的。唉呀,我孫子要是結(jié)婚也要弄這個,不知道得花多少錢呢。” “是啊,但是你不給他弄,又不行啊。人家都有,他沒有,那不是抬不起頭來?” “話說七嬸啊,您當年嫁過來的時候,是坐的轎子吧?那會兒都是坐的轎子吧?” “是啊,我們那時候是坐的轎子,那時候興這個,我是最后坐轎子出嫁的,后來都不興轎子了,現(xiàn)在的女孩子福氣好啊,什么都不用做,我們那時候嫁過來第一個月,要給夫家做鞋子、納鞋底,你想想,一大家子人,得做多少雙鞋子?” “哈哈哈……是啊,現(xiàn)在的年輕人,福氣都好,不用做這些。以前敢不做,那要被婆婆整死,現(xiàn)在反過來了,都是婆婆怕媳婦。” 白倩聽著,望了過去,看到幾個上了年紀的人熱鬧的聊著過往,也不禁跟著笑了笑。 從她們口中,就能聽出時代的巨變,從坐轎子出嫁,到現(xiàn)在婚車車隊接親;以前的女人出嫁后,家里家外的事情都要做,現(xiàn)在的新時代女性,也有她們要做的事情,但已經(jīng)不需要做鞋子、納鞋墊了。 區(qū)區(qū)幾十年之內(nèi),就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也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婚車還離程實家老遠,就被“鬧親”的人們給攔了,鬧著讓新郎不要偷懶,要把新娘背回去。 老實說,“鬧親”大概是整個婚宴最好看的環(huán)節(jié)了。 程實先下了車,跑過來給新娘打開車門,然后抱起新娘子下車,這時候按規(guī)矩是新娘的腳不能沾地的,要一直抱回家、抱進新房去。 如果抱不動的話,“鬧親”的人還有招數(shù),要鬧著讓程實的叔叔、伯伯等親戚背新娘。 這可全是逗樂子的環(huán)節(jié)了,程實的叔叔、伯伯們都是五十歲以上,如果被“鬧親”的將住了,也有的是不得不背的。 有些新娘子害羞,被這么一鬧,也只得讓背;也有脾氣烈的,硬是誰都不讓背。不管是哪樣的,都能把人逗樂。 白倩跟著笑道:“幸好新娘子不重啊,如果很重的話,抱著抱著,掉下去了怎么辦?” 這種打橫抱是很考驗臂力的,如果真有個一百多斤的,那真是得夠嗆。 程赫笑著說道:“那可以改成背啊。” 程實露了一手,硬是全程沒歇的把新娘子給抱了回去,只是額頭的青筋都爆起來了,臉漲得通紅。 打橫抱著百來斤的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熱熱鬧鬧的婚禮之上,賓主盡歡,又正逢著中秋佳節(jié),這次的熱鬧真的不小。 跟著新娘過來送親的幾個娘家至親,都被安排到程實的大伯家去了,他們自己一桌,不與這邊的親戚打照面,那邊專門安排有程實的伯父等相陪著敬酒。 那是上賓中的上賓,非常禮敬。 這也是他們這一帶的習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