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瓦罐魚很多地方都有,但做法和口味都不一樣,也有餐廳酒店做法講究,賣出高價的。 實際上,瓦罐魚這種做法,得配上柴火灶才能燜得更香,如果是稻香魚,那就更完美了。 《舌尖》上有一種稻香魚的做法,看著挺有意思,糯米稻香魚,不過那樣比較費時間,蒸糯米啊、等糯米發(fā)酵啊、熏魚干啊,要兩天時間才能吃得上,不太適合今天的場合。 而聽到瓦罐魚,蘇有月和劉志誠都早已迫不及待了。 程赫先去弄魚。稻香魚只有幾個月的生長周期,連超過一斤重的都不多,所以普遍都不是很大,但是特別肥美。 他去弄魚,蘇有月連忙說道:“我來幫忙吧。” 老蘇對廚藝略有研究,畢竟要經(jīng)常去廚房幫他老婆的忙,也鍛煉出來了,不過,水平自然不能跟程赫比,但是幫忙還是沒問題的。 主要是他看到程赫弄了那么大一籃子魚出來,感覺清洗去鱗都要不少時間。 別人忙著,他坐著等吃的,這有點不太好意思。 魚腸子留著,今天給自家大雁加個餐,讓它吃一頓全魚肚吧。 魚清理完,又洗干凈了,先用佐料腌一陣,袪袪腥,入入味。 趁這時間,去地里弄了一些菜,一會兒一起燉一大鍋。 程赫提著菜籃子,白倩跟上,蘇有月和劉志誠坐著無聊,也跟著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看看。 反正大事談完了,出來放松一下也是應(yīng)該的。 新聞發(fā)布會的事情,劉志誠已經(jīng)打電話安排助理去辦事了,關(guān)于通知哪些媒體、訂場地等等事情,安排下去就有人做。 只有一些他們不夠資格請的人,才用得著劉志誠這個老板親自請,比如一些級別比較高的行政人員。當然,這是正事,他爺爺肯定也會出一下面,幫著請一下人的。 這可是沙漠綠化項目,他爺爺不知道有多高興,既是名,又是利啊! 而且這名利來得正當,還可以擴大公司的影響,他爺爺表示很欣慰。老人們最樂于看到的,自然是兒孫輩能有出息,能比他強。 這些事情都電話交待下去后,劉志誠也沒事人一樣,跟著去地頭瞎看。 程赫也說:“你們啊,看到什么菜,想吃的,就自己弄下來,保證百分百新鮮、原生態(tài),對人健康有好處。” 劉志誠擺手說道:“行啦行啦,我們早就知道了,就是沖這個來的,你不用推銷了,我們不會跟你客氣的。” 說完,他們真的就去地頭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有什么沒見過的蔬菜,感覺好吃的,都弄了一些。 蘇有月看到了那一堆蕃茄苗,問道:“你這時候種上了,打算什么時候吃啊?冬天吃得上嗎?” 他自然不會問出“這些蕃茄苗冬天會不會凍死”的問題,他是搞生物的,自然知道大棚蔬菜這回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