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一章 雍鼎之謎-《蜀山懸劍傳》


    第(1/3)頁

    唐顧通宵達(dá)旦把黑衣人從惠陵墓穴中盜取的墓葬逐一清點(diǎn)、清洗完畢,隨后幾天,姜隱農(nóng)和唐顧閉門謝客,認(rèn)真研究這一批墓葬。其中竹簡《武侯神策》是二人交流探討最多之處。

    此時,已是二更時分,但兩人皆無睡意。姜隱農(nóng)看完一卷后,掩卷長嘆。唐顧好奇,走到榻旁,把竹簡再度攤開。

    諸葛丞相雋秀字跡躍然簡上:

    “建安十九年,巴蜀軍民在疏通都江堰河道時,在河底淤泥中發(fā)現(xiàn)一個巨大的青銅鼎。

    經(jīng)蜀中名宿考據(jù),此鼎竟是流失多年的夏禹九鼎中的雍鼎。這一發(fā)現(xiàn)令先帝和重臣?xì)g欣雀躍。因?yàn)榫哦?,是王?quán)至高無上、國家統(tǒng)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quán)的傳國之寶。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xiàn)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鬼神精怪、奇異之物鐫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將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陳列于宮門之外,以避兇就吉,此舉深得上天的贊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

    商湯逐走夏桀后,將九鼎遷至其都。盤庚定都于殷后,九鼎遷移至此。

    周武王滅商后,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營造洛邑,將九鼎置于該城,并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東周開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quán)。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于洛邑“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后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nèi)發(fā)生叛亂,未果。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楚頃襄王、齊國國王亦希望爭奪寶鼎。周赧王周旋于兩國以及魏國、韓國之間,令其相互制約,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秦國攻占韓國重鎮(zhèn)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后直入洛陽,以窺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廟明堂中欲窺九鼎。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贊嘆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dāng)攜歸咸陽?!笔囟Φ墓倮粽f:“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秦武王盡平生之力,將鼎抬離地半尺。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于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眾人急忙把他扶歸公館,秦武王疼痛難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氣絕而亡。秦武王即位時曾言:“得游鞏、洛,生死無恨?!苯袢展凰烙诼尻?。

    據(jù)說,秦滅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jié)果徒勞無功。

    太史公在《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在周、秦《本紀(jì)》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

    但在《史記·封禪書》又寫道:“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則興,鼎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改则县| 河间市| 涪陵区| 镇康县| 贡觉县| 镇康县| 杭锦旗| 合水县| 唐河县| 拉孜县| 屏南县| 平塘县| 延庆县| 南雄市| 宜良县| 宁波市| 平武县| 铁力市| 华宁县| 石家庄市| 乐业县| 炉霍县| 敖汉旗| 陈巴尔虎旗| 津市市| 从江县| 夹江县| 仁怀市| 屏东县| 保定市| 抚宁县| 克拉玛依市| 鹿邑县| 玉山县| 阜南县| 丹东市| 东乡族自治县| 新郑市| 古田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