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道的傾軋,自是大乘鎮(zhèn)壓小乘。鄭赟心慕祖師之道,卻怎奈境界不足,離那開天劍道尚還有著一段不小的距離,而裴白憶不光在劍道上更為強大,其本身也已突破到了劍心第三竅,眼下徒以劍意相爭,便當(dāng)是她強一分,而鄭赟落在下風(fēng)。 “劍心境界,果真強悍!” 鄭赟目光如火,口中低喃一聲,對眼前局面倒不覺得有何意外。 與裴白憶論劍道,他自是弗如遠(yuǎn)甚,故今日鄭赟自己也清楚,想要得勝的關(guān)鍵,還是在修為境界之上,而這也是他面對裴白憶的優(yōu)勢。 “裴道友,你可小心了!” 鄭赟一拍丹田,腹中真嬰便猛然向上一跳,被他祭煉了上百年的上乘法身,就此化出肉身之外,與他本尊一齊攜手對敵。 這得是要根基穩(wěn)固,且道行深厚之人才能為之,不過對于風(fēng)云榜上的真嬰修士而言,能做到這一手段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故也沒有多少人對此感到驚起,他們所真正疑惑的,實則是鄭赟面對裴白憶,竟要以如此方式才能取勝。 外化期修士有分身可自如行走,形與本尊一般無二,而這分身自也不是憑空得來的,可以說,真嬰期所鑄成的法身,便就是在為外化分身作準(zhǔn)備,這也是為何下三等法身意味著突破無望的緣由,蓋因這類法身氣散神虛,全然無法進(jìn)階為自行運轉(zhuǎn)周天的外化分身,所以幾無突破可能。 裴白憶心知肚明,鄭赟想要勝她,就只能以法身施威,用劍道手段無異于班門弄斧。 但她敢將首戰(zhàn)人選定于鄭赟,又怎會沒有破解之道呢? 裴白憶揚起長劍,使袖擺從她手上微微滑落,露出一只滿是玄色密文的纖長手臂,那密文與經(jīng)絡(luò)的走向相合,神韻比當(dāng)初趙莼在天劍臺上所見,又添了不知幾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