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章 滿意本宮的回答嗎-《太子別動》


    第(1/3)頁

    清寧宮災的第二日中午,李廣自殺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從宮里向宮外傳播。

    李廣的死像一把利劍,劈開了朝堂上三個月來的膠著。在官員們的眼里,比上天示警的清寧宮災還要激動人心。仿佛是上天幫官員掣肘宦官的膨脹勢力。

    刑科都給事中張朝首先上書。

    “內官監太監李廣招權納賄,其門如市。茲幸罪惡貫盈、自速其死,朝野聞之罔不稱快。然李廣所余金帛何止千萬,皆嗜進之徒多方饋送。不懲何以示戒!臣請拘李廣親信任事之人,交予吏部重新考核。將嗜進之徒奪官禠爵,以清仕路!”

    六科科道言官、都察院幾乎所有在京的官員上奏聲援。

    陜西、山東、山西、河南等十三道監察御史的響應奏折相繼送到。

    國子監、有功名的士子紛紛響應,聯名上書請求“清仕路”!

    三個內閣閣臣在這件事上,當然和官員站在同一立場。

    聲勢比左順門死諫更為浩大。

    朱厚照抓破腦袋也沒想到怎么解局,遺憾地錯過此輪的熱度。

    因為李廣受到皇帝爹的寵信,除了不走科舉授官的傳奉官,朝中很多官員走李廣的路子挪動官職。表面上看,是李廣破壞朝廷正常的仕途升遷。實際上,是皇帝爹繞過吏部、兵部任命官員。

    按照規矩,文官的升遷貶降由吏部掌管,武官的由兵部掌管。皇帝想要任命官員,需要和吏部、兵部商議。這樣做是為了防止皇帝因為個人喜好進行任免,讓溜須拍馬之輩晉升、有功之臣得不到升遷。

    朱厚照以辯證的方法看問題,認為兩方都沒錯。

    一方面,連官員都不能隨意任免,還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嗎?

    另一方面,如果萬事都隨著皇帝的喜好做,沒有一個公正的度量指標,官員們怎么能管理的好國家?

    從個人角度看,朱厚照當然幫皇帝爹。只是沒想到辦法。

    朱厚照前往乾清宮送冰奶茶孝敬皇帝爹。看到皇帝爹召集司禮監全員開會。

    被稱為“內相”的司禮監名副其實。他們想出了一個很損的主意。

    第二日上朝時,皇帝爹讓科道言官指名道姓,指出哪些官員賄賂過李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政和县| 文登市| 隆尧县| 康保县| 定日县| 盘锦市| 淅川县| 肃北| 东丰县| 太和县| 资中县| 吉木萨尔县| 福建省| 靖安县| 阳春市| 新田县| 普格县| 宣威市| 长武县| 黄陵县| 镇远县| 克东县| 千阳县| 建平县| 扶风县| 莎车县| 弥渡县| 海南省| 乌审旗| 山丹县| 永福县| 宁乡县| 山东| 石棉县| 长治市| 临夏市| 乐东| 伊宁市| 宝应县| 昌平区|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