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夾縫求存-《太子別動》
第(1/3)頁
火篩撤退了。
受傷的韃靼人拉扯著無主的戰馬,用性命給火篩創造了脫身的機會。
火篩含淚扔下兩千多蒙郭勒津部的巴圖爾,頂著手雷的威勢且戰且退。雖然可能的人手損失都在他的原定計劃中,但留下的不少人跟著他從遼東打到了河套,在草原創下了蒙郭勒津部的赫赫威名。
大雨是韃靼人最好的掩護。
韃靼人的戰馬善于奔襲,哪怕連續作戰也能帶上騎士撤離。明軍的戰馬稍遜一籌。在剛才的兩軍交戰中,訓練不足的戰馬或傷或逃。余下的遠沒有韃靼戰馬的耐力和速度。就算手雷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了韃靼死士,等惠安伯帶上大部隊追上去的時候,只有四散的馬蹄印。
大同城北臨草原,處于陰山、燕山、呂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脈的交叉通道。西北有白登山、雙山、二朗山、云門山、采涼山等;東南有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韃靼人分散離去,給追擊造成了難度。
惠安伯點齊一萬兵馬,才出城門就折損了兩千多人。想要活捉火篩,卻在四通八達的路口犯了難。
分兵追擊嗎?可韃靼人單兵戰斗力強悍,如果少數明軍碰到韃靼人,那就是上桿子給對方送菜。
合兵追擊的話,無法判斷火篩具體的逃跑路線,很容易把韃靼主力放跑。
“伯爺,火篩大部隊向西往宣府方向行進。我建議大軍同樣一路往西,經過鎮川口、守口堡、陽和衛、天成衛等軍堡時分兵。以軍堡為依托,清剿周圍的韃靼騎兵。并通知萬全都司和宣府防備。火篩分兵,我等便各個擊破。”張桐曾代表英國公府在成化朝四處鎮壓流民反賊。對兵法的運用遠在惠安伯之上。
惠安伯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但一想到韃靼沿途禍害村莊心里別提有多難受。
惠安伯閉目沉思。太子認為,解決不了問題的人不配賴在位置上。火篩兩萬多人馬雖多,但肯定打不到京師。火篩的目的不甚明朗,可他是宣大總兵,有保護大同、宣府安危的責任。
“本伯率2000人馬追剿散兵游勇。其余人有千戶支援西路的軍堡,清剿周圍的韃靼人。”惠安伯只接受張桐部分提議,“火篩冒雨來襲,必定是怕了。若所料不錯,等天氣轉好便是韃靼人撤離之時。這段時間是最關鍵的時段!見到韃靼人不管人數多少盡數剿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革吉县|
抚宁县|
荔波县|
色达县|
鹤庆县|
邯郸县|
巨鹿县|
乡宁县|
兴文县|
城口县|
钦州市|
离岛区|
岑溪市|
贞丰县|
临邑县|
会宁县|
祁门县|
略阳县|
闽侯县|
正阳县|
庆城县|
巴彦淖尔市|
左云县|
广水市|
云阳县|
新绛县|
宝应县|
东港市|
香港|
阿克陶县|
南京市|
福建省|
绥化市|
红河县|
黄山市|
乌恰县|
晋宁县|
江津市|
泗洪县|
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