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4章 官員百態-《太子別動》


    第(1/3)頁

    以大明現行的制度,皇帝要甩開文官獨立改革絕對是行不通的。

    官員如若陽奉陰違,再好的政令也無法推行到地方。懂點歷史的都知道,很多損害百姓利益的政令制定的初衷是好的。王安石的青苗法便是很好的例子。

    “任何改革都會觸及既得利者,他們抱團反撲會極為兇殘。”李東陽在四下無人的時候說出真心話,“有些流言,皇上登基前流行過一陣。再被翻出來給皇上潑臟水,‘帝統不純’將會是很好的借口。”

    李東陽愁云滿面:“皇上在此時放寬對宗室的活動范圍限制,相當不明智。”

    若問普查人口、清丈田畝、軍制改革三者哪個扎手,很多人認為會選軍制改革。都認為當兵的蠻不講理,被奪取田地的武將振臂一呼,會給朝廷帶去巨大的麻煩。例如幾年前馬文升撤了幾位武官世襲的官職,被人喊打喊殺。實際上相反,軍制改革反而是三點中最容易成功的。

    一是由于武官被文官彈壓多年,五軍都督府手上留存下的實力十之一二。根本無法團結天下所有衛所武官反對改革。

    二是經過朱厚照幾個月來的造勢,底層的軍戶對軍制改革殷切期盼,不會有很多人響應武官的叛亂舉動。

    三是軍制改革讓低級武官看到了升遷的希望。沒有血氣的人當不好兵。底層打拼的最看不得依仗祖輩榮耀的上官。讓什么都不懂的上官胡亂指揮,再多的命也不夠用。蘭州、大同諸多的低級武官們升職,讓底層軍官看到不一樣的新氣象。

    四是……沒錢。沒人會一無所求跟著一起鬧事、造反。想要驅策別人賣命沒銀子可不行。內庫沒銀子,地方衛所怎么有!

    劉健知道李東陽的顧慮。當官的永遠都不想碰清丈田畝的苦差事。

    朱厚照是個鬼精的,一直在宣揚官紳一體納糧,卻從來沒提過吞并田畝最嚴重的乃宗室。喜歡講事實擺道理的朱厚照不可能沒調查過各藩王屬地土地的情況。但凡有藩王分封的地方,往往都是流民最嚴重的地方。

    成化朝,憲宗皇帝賜德王壽張地四千余頃。弘治朝,弘治帝賜周王五千余頃。1頃等于100畝。藩王所在地方至少有三成良田被劃入王府名下。除了藩王王莊,皇莊也是侵占田地的大頭。北直隸有五處皇莊,土地面積達12800頃,也就是128萬畝。如果弘治帝想再給太子弄快皇莊,北直隸又要有百姓失去土地成為流民了。哪怕弘治帝用等價的銀子購買土地,最后落到百姓手中的銀子不會有多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交城县| 鹤庆县| 建昌县| 恩施市| 中西区| 万全县| 佛学| 嵩明县| 丹巴县| 武鸣县| 和政县| 五台县| 会泽县| 武宁县| 德保县| 铁力市| 安宁市| 龙海市| 托里县| 南靖县| 祁阳县| 北辰区| 灌云县| 泽库县| 富川| 礼泉县| 博湖县| 江口县| 伽师县| 青铜峡市| 西贡区| 昌江| 永丰县| 古丈县| 尚志市| 息烽县| 道孚县| 德钦县| 岑溪市|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