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25章 荊軻刺秦 燕國的誠意讓秦王嬴政大喜。不光設宴歡迎燕國使者的到來,就連秦國的軍隊都暫停了戰斗,這一切都在等秦王嬴政的號令。 為了這場盛大的宴會,所有已記事的公子們都要出席,就連后宮的夫人也不能例外。 按照出生順序來說,公子寒所在的地方是離公子扶蘇很遠的。偏偏,布置這場宴會的人是羋夫人。因此,公子寒和公子扶蘇坐的位置很近。 這份特殊對待沒有人有異議,因為他們都不愿意得罪羋夫人和兩位公子。 誰都知道后宮的掌管權都在羋夫人身上。 得罪了羋夫人,那就是不想在后宮活下去了。 這場盛大的筵席就在咸陽宮里舉行,屆時樊於期的頭顱便會被燕國的使者送上來,從此燕國向秦國低頭,成為秦國的附屬國。 燕國不戰而屈,傳遍了整個天下,也讓別國人知道燕王喜是一個多么貪生怕死的人。 七國里就只有燕國如此的卑微,不戰便開始投降。燕王喜讓整個燕國成為了七國內最為怕死的國度。 公子寒和扶蘇都看向了上方,那是秦王嬴政所在的地方。 公子寒已到了十歲,也已進入了太學,自是知道他父王的偉大。 公子扶蘇現在十五歲,距離弱冠也就五年。 這幾年來兩人的變化可謂是極大的。 公子寒看了一眼手中的佩劍,輕輕地放在地面上,他心有不安這才帶著劍來。 好在,這場宴會是羋夫人安排的,肯定是沒有人敢阻礙他的。 秦王嬴政到來后,全場一下子寂靜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秦王嬴政的臉越發的嚴肅,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來,但那從那臉就可以看出年輕時候的俊美無儔。 他不怒自威,帶著一身的王者之氣,讓人不敢直視著他,更不敢忤逆著他。 秦王嬴政可謂是秦國有史以來最有成就的一名王者。 秦王嬴政平靜而冷淡的目光落在了下方,他在等待燕國來的使者,為的就是樊於期的人頭。 樊於期曾經是一名大將,是秦國有名的大將,卻背叛了秦國,讓秦王嬴政大怒。 秦王嬴政曾經很信賴樊於期,卻沒有想到在這亂世之中樊於期背叛了他。 燕國來的使者是秦舞陽,是燕國武士,是燕國賢將秦開之孫。 他捧著一個木箱子,不遠處的旁邊還跟著一個人。這兩個人一塊從燕國遠道而來,為的就是獻上樊於期的人頭。 秦王嬴政的眼眸閃過少許的喜悅,隨后便消失了。樊於期已死,他終于可以把那口氣給壓下去了。 “秦王,請看,這是樊於期的人頭。”秦舞陽沒有跪倒在地上,而是站立著,他想借著這個姿勢向秦王表達燕國的不屈氣節。 他們之所以認輸,不是因為懼怕這場戰爭,是為了不讓更多無謂的人犧牲。 在亂世之中最為辛苦的便是百姓。 秦王嬴政淡淡地掃視了一下,便確定了這就是樊於期的人頭。燕國此行并沒有欺騙他。 “獻上來。”秦王嬴政淡淡地聲音起伏著。 秦舞陽和荊軻對視一眼,他把這個箱子遞給了荊軻,讓荊軻獻上去。 他此行就是為了輔導荊軻,至于別的就沒有考慮到了。 荊軻捧著那個箱子,他一步步地走上高臺,逐漸地靠近秦王嬴政。 藍色的披風遮住了他的大手,可在后面的公子寒瞪大了眼睛。 那一閃而過的寒光,絕對不可能是錯覺。也就是說,這個燕國來的使者帶著武器而來。他拿著樊於期的人頭靠近秦王,為的不是獻上忠誠,而是刺殺秦王。 公子寒已不是不諳世事的少年,他知道自己的生活是跟秦王嬴政有著直接的關系。 他突然起身,吸引到了眾人的注意力,也讓荊軻停頓了一下,他快步走向秦王嬴政那邊。 “父王,兒臣也想見見樊於期的人頭,看看這背叛我大秦的家伙的樣子。” 如此稚嫩的話語充滿著少年的不屈。一般來說是能讓聽者放下警惕之心,仔細地聆聽這天真的想法。 可是,心里有其他計劃的荊軻自然不會這么想。他們這個計劃布置了許久,絕不能因為一個稚子的話語而停止。 荊軻不再猶豫,直接走到了秦王嬴政的面前,靠近他只有一米時才停了下來。 此時的公子寒已在兩米之外。 秦王嬴政看了公子寒一眼,“那就來看吧。” 他注意到了公子寒手中握著的佩劍,當然明白公子寒的意思。這是不放心這個使者,擔憂他的安危的態度。 秦王嬴政何等聰慧無比的人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