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56章 齊聚于桑海 08 蒼龍七宿到底是什么,這個秘密沒有人知道。在傳聞之中它是流傳于七國的一個秘密,能夠影響到天下的秘密。 據說只要掌握了蒼龍七宿這個秘密,就能得到掌握天下的力量,從而變成天下的主人。 這個秘密是否真假,他不知道,只覺得這蒼龍七宿會引起新的禍端。 六國才滅了五年,天下表面上的平靜也才有五年,一旦出現新的風波,這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張良余光看向這邊,公子寒竟然盯上了天明,這不符合他的性格啊。 以張良的觀察來看,這公子寒對人的態度很冷然,甚至說的上是一種傲慢,來自于皇室子弟的傲慢。 他突然地看向荊天明是有什么不對勁嗎? “儒家的弟子,”公子寒頓了頓,從項羽和荊天明的身上一掃而過,“挺不錯的。” 在荊天明旁邊的少年他也見過,楚國項氏一族的后裔,也是項燕的侄子。 墨家這邊跟楚國的項氏一族有關系,這就表明了他們的想法,徹底地站在了大秦帝國的對立面。 公子寒輕笑著,他沒有跟公子扶蘇說就是覺得他能把此事解決好。 荊天明身上的疑點,他會一一弄明白的。 公孫玲瓏氣急敗壞,這小兒竟如此聰明。以她之言來換言,讓她無話可說。 名家的公孫家族是以辯論術出名的,她鮮少遇到如此難纏的對手,還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孩子。 “在啊辯論上名家公孫家族是自成一派的,沒想到會在今日被儒家弟子打敗,看來儒家不愧是當世第一顯學啊。” 公子寒緩緩地說著。他去往墨家時,荊天明是一個笨拙的小孩子,不可能想到這些話來堵塞公孫玲瓏。 也就是說,在荊天明的背后是有著他人的相助。這人的聰慧無比,其見識不可估量,是一個特別難纏的對手。 公子寒給予這人極高的評價無非就是看到這人背后的能力。 “劍與劍的對決才是正道。”公子扶蘇也開口評價起來。 君子學劍,那是正道;旁人學劍,那是求生;劍客學劍,那是執念;刺客學劍,那是信念;醫者學劍,是為眾生。一劍牽扯著蕓蕓眾生,是為其力量之強。 公子扶蘇的點評是很客觀,也是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 君子是儒家信奉之道,也是讀書人必經之道。 “就是不知這亂世道與道之間是否混淆。”公子寒接過他的話,冷冷的說著。 他那雙藍眸閃爍著亮光,流淌于其中的情緒是很復雜。 “那么兩位公子心中認為的道是君子之道還是他者之道呢?”伏念再次發問,他看不透這兩位公子。 虎父無犬子。嬴政的兩個兒子都很出色,其壓迫力足以讓人喘不過氣來。 伏念嚴肅著一張臉,讓人看不出他的想法來,但熟知他性子的人是能看出點什么來的,就比如三當家子房。 成為儒家弟子之后,大部分時候都是用子房二字來自居的。 “我信奉的道是眾生之道,亦是忘我之道。”公子寒一臉輕松地望著伏念。 “那么伏念先生的道呢?” “是儒家的傳統君子之道還是仁愛之道呢?” 儒家能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每一任掌門人對道的看法都不一樣。 儒家先圣孔子的是仁之道,所以伏念的道是什么呢? “伏念愚鈍,不及公子之開明。” 伏念一言接過此話,“道與道本就沒有界限,何況用言語來衡量這些呢?” “哈哈。” 公子扶蘇拍掌,“伏念大當家的見識果然非同尋常。” “今日之論劍,讓扶蘇看到了儒家每位當家對劍的看法,真是不同啊。” “不過,扶蘇還是有一問。” 公子扶蘇看向了顏路,“不知道二當家顏路先生手中的佩劍是什么呢?” “透明的劍,扶蘇還是頭一次見到。” 顏路淡然道:“在下的佩劍是孔周三劍之一的含光劍。” “在列子·湯問中記載,吾有三劍,唯子所擇。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 “它在風胡子劍譜上排名第十六。雖是孔周三劍之一,但其威力并不顯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