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朱友寧一大早就接到了王師范的匯報。 “殿下,土豆的種植已經提上日程。” “知道了。” 朱友寧點了點頭,又道:“不過還是不能懈怠,你上心一點,定要悉心照料,一點差錯也能不出!” “遵命。” 王師范告退之后,朱友寧一起身,便對鐘小葵道:“小葵,走,跟本王去軍營。” 于是,朱友寧很快與鐘小葵來到軍營。 軍營里,劉鄩正在整頓兵馬,見到朱友寧來此,立刻過來見禮,尊敬地抱了一拳。 “將軍。” “不必拘謹。”朱友寧擺了擺手,開門見山道:“本王打算改革軍制。” 劉鄩聞言,并不意外。 平盧的這些兵,原本就是降兵,只有通過改革軍制將他們原有的軍制打亂,讓兵與將不熟稔,才更利于掌控。 “不知殿下如何改革?” 朱友寧清了清嗓子,開口道:“青州之兵十萬,太多。第一步,裁軍兩萬老弱病殘,只留下精兵八萬。” “第二步,從這八萬中挑出擅騎者五千,與本王帶來的原龍驤軍右廂五千人,合并為為龍捷軍。龍捷軍共一萬人,全軍皆為騎兵,不用分左右兩廂,龍捷軍指揮使由本王擔任,副使另選其人。” “第三步,從這八萬中挑出精壯者兩萬,為虎捷軍。虎捷軍分左右兩廂,一廂一萬人,各設指揮使、以及廂都指揮使,為精兵,所為者身當矢石,破陣陷營,奔戰萬里,襲關斬將,為虎狼之師。” “第四步,從這八萬中挑出善巧變者五千,為影密衛。影密衛與踏白都、黑云都、落雁都等牙軍建制相同,首領為鐘小葵。” “至于剩下的五萬人,仍舊保持原有軍制,番號為勝捷軍,為攻城野戰之主力,下設長弓手、投石兵、重步兵、強弩兵、重裝騎兵、騎射手、以及攻城部隊。” 朱友寧所言可謂是極其詳細,顯然是經過一番仔細思考的。 但這未免太過理想。 或者說異想天開、甚至有些自以為是。 劉鄩首先的想法就是不可能。 “王爺,我們恐怕沒有足夠的器械與裝備,來武裝組建投石兵、強弩兵這等兵種。另外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戰馬來組建龍捷軍的一萬騎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