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0章 沒錢時,做事的手段與手腕-《超值金版-我貧窮,我奮斗大全集》


    第(1/3)頁

    第20章    沒錢時,做事的手段與手腕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反映的是窮人的無奈;“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只好磨推人”反映的是金錢的神奇。

    可是窮人難道就不辦事嗎?

    不花錢難道就辦不成事嗎?

    顯然不對。

    社會上完全靠錢辦成的事不是昧良心的就是犯法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錢只是辦事必要的社交費用和活動開支,你真正要學會的是:少花錢多辦事,少花錢辦成事,不花錢也辦事,花了錢別壞事。

    沒錢至少還有誠信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人處世的根本。

    中華民族歷來把誠實守信作為立身處世之本。

    例如“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真者,精誠之至也。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養心莫善于誠”(荀子)、“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后心正”(《大學》)等句子,都為大家所普遍認同,成為人們的處世格言。

    孔子曾經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只有誠實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和信任。

    孔子的門徒曾子,聽說妻子為了讓孩子聽話就哄孩子說要殺豬給他吃,結果就真的殺了家里唯一的一頭豬,怕的就是讓孩子認為大人說話不算話,影響到孩子將來的誠信。

    因為他深深懂得“人無信不立”的道理,即使對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失信。

    而那些輕易許下諾言卻又不兌現的人,最終不僅會成為人們嘲笑和譴責的對象,也會為他們的失信付出代價。

    明代《郁離子》一書中記載了一則故事:某商人過河時船即將沉沒,他拼命呼救,有一個漁人劃船相救。

    商人許諾:“你如果救了我,我就付你100兩金子。”

    漁人把商人救到岸上后,商人只給了漁人80兩金子,漁人譴責商人言而無信,商人反而斥責漁人太過貪婪,漁人無言而走。

    后來商人又一次乘船遇險,再次遇上那個漁人。

    漁人對同行者說:“他就是那個言而無信的人。”

    眾漁人于是停船不救,商人被淹死在河中。

    在這里,我們雖然不提倡見死不救,但也不能學那個商人,因為失信而喪失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

    雖然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誠信在人們眼中被淡化了,但是人們仍然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人類仍然需要相互的交流,不斷的交往,因此,誠信在現代社會還是很重要的,是無法取代的。

    假如每個人都帶著虛假的面具,假如人與人之間都在互相編造謊言,彼此互相猜疑,彼此不信任,那么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必定會暗無天日,人們也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不知道該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身,因此誠信是人們必不可少的品德。

    現代人需要擁有的品質很多,但是以誠信最為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講信用的人必然會受到應有的尊重和信任。

    無論是愛情、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哪一個場合,缺乏誠信就沒有人格魅力,就沒有真正的“身價”。

    外在的財富、容貌和職位可以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但你若無誠信,你的外部條件只能使你更加遭人反感;你若有誠信,這些外部條件就會加倍地放大你的人格魅力。

    沒錢但要有腦子

    喜歡隨波逐流的人也可能會偶爾獲得成功,但是他不可能會有大的成就,因為在辦事過程中,不是每一次你都會有很好的運氣。

    同樣的一個機遇,去做的人越多,飽和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如果要想讓自己永遠發展、永遠成功,就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眼界,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成功的人不僅用手做事,更會用腦子辦事,用心計做事。

    黃平以前是公司的一位普通職員,現在已經榮升為某電子公司的副總了。

    黃平做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善于尋找別人遺忘的“黑洞”來發展自己。

    他最早獲得的成功就是因為他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地方--倒茶水的學問。

    他本來不是秘書,沒有做這種雜事的義務,但是他卻主動去做了。

    偶然的機會,黃平發現老板喜歡喝花茶,而且經常把水杯放在右面。

    可是每次秘書總是把水杯放在老板左面,害得他不得不從椅子上站起來才能拿到杯子,有時一不小心還會把水灑在文件上。

    那天,秘書恰好不在,老板喊人給他倒茶。

    黃平覺得這是個讓老板認識自己的機會。

    于是,就主動跑過去為老板沏茶。

    他選擇了茉莉花茶,而且只放了一小撮進去。

    因為他知道老板喜歡清新的東西,所以茶葉當然要選擇香味較清淡的茉莉花茶,而且不要放太多。

    沏好茶后,黃平輕輕地把水杯放在老板辦公桌的右上角,茶杯把手正好對著他,這樣如果老板想喝茶,直接就可以拿到了,而不用再轉茶杯。

    老板看著黃平的這一套動作,非常驚訝:“你可不是我的秘書啊?

    怎么對這些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

    黃平微笑著說:“因為你是我的老板,我必須知道怎樣為你服務,而且要讓你滿意。”

    “是這樣啊!那你說說看,怎樣讓我滿意。”

    老板饒有興趣地說。

    黃平知道真正的機會來了。

    于是開始向老板講述自己的“茶經”。

    首先清楚喝茶人的習慣,然后要明白倒茶的意義。

    不能倒太滿,太滿的茶溫度很難降下來,這樣就不能馬上讓人喝,就失去了倒茶的意義。

    而沒有意義的服務,既浪費茶葉,又付出了無效的勞動。

    這樣做事情的話,做它有什么用呢?

    老板聽了之后露出了贊許的微笑,并表揚了黃平一番。

    不久,黃平就當上了老板的高級助理。

    每個人做事情,應該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下工夫,因為往往就是這些地方,才最能顯示人的能力、人的智慧。

    許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敢于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施展拳腳。

    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就好像一張白紙,你很容易就能勾畫出自己所想要的藍圖。

    但同時它又是難以發現的,這使許多人錯失了靠它發展的機會。

    同樣的道理,一件小商品,越是沒有人注意,越是沒有人敢去做,它就越是有錢可賺。

    如果你去做了,那么你就有可能成功。

    日本東海電器公司的橋本做事仔細,愛動腦筋,總愛擺弄一些小巧玲瓏的東西。

    畢業后,他在一家打火機制造廠上班。

    閑暇時候他總愛看一些介紹新式東西的雜志。

    由于好奇心的驅使,他到許多書店和資料室去查閱有關新式打火機的信息,然后加以改進,并親自試用。

    有一次他看到了一只一次性打火機,他立即就被這種新式的簡便實用的打火機所吸引住了,他煞費苦心地搞到了幾只樣機。

    幾經摸索后他發現,這種一次性打火機只需灌好燃料,機身密封好,確保不漏氣,就可以使用,而且還便于攜帶。

    他估算了一下,1000支火柴要花100日元,而一只一次性打火機可以連續使用幾千次,且成本又低廉,這是多么大的利潤啊!他當即決定要仿制生產這種新型打火機。

    有心的橋本當即與人合作生產,雖然期間遭遇了多次失敗,使本來就窮的他變得更窮,幾乎要靠借貸度日,但是他從不退縮,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并堅信新式打火機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為了提高打火機的質量,他搜集了市場上各種品牌的一次性打火機,仔細進行研究對比。

    為此,他還遠赴美國,以獲取一次性打火機的最先進的資料和技術。

    此后,這項美國技術對他日后的研究起到了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

    工夫不負有心人,橋本終于研究出用超聲波熔接接頭,使裝液化氣的機身高度密封,克服了幾乎所有一次性打火機的漏氣通病。

    此外,他還將歐洲同類產品的金屬機身改為透明塑料。

    這樣,消費者隨時可以看到液化氣的剩余量,也消除了人們怕漏氣不安全的心理。

    新產品推出后,即大獲成功,橋本也一舉從負債累累的窮小子變成了富人,并將他的事業逐漸做大,成為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頂級打火機制造商。

    就這樣,僅僅憑自己的見識,橋本就使自己擺脫了窮人的身份,成為眾多窮人效仿的對象。

    沒錢更要有結交朋友的意識

    好習慣都是日積月累、慢慢培養起來的,因此,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個窮人,更要提前培養自己的結交意識,以備不時之需。

    當有人把友誼之球投擲過來時,你就要好好接住,并好好地回擲過去,便是完成了做人的基本品德。

    現在一些公司大都設有服務部門,只要顧客有所要求,辦得到的立刻去辦,辦不到的也絕不敷衍,這樣會使顧客產生莫大的被尊重與依賴感,奠定繼續往來的基礎。

    任職于貿易公司的業務員王先生,總是把他的客戶細心分類編排,按時間、地點與生意上的往來,隨時郵寄明信片,表達各種不同的信息,讓客戶時時注意到他的存在與關心。

    文字迥異于聲音,它不會瞬間即逝。

    比電話、當面晤談等都從容得多,讓人有更寬闊的空間來施展。

    不要輕視這個小小的明信片的效用,事實上勤寫信、寄明信片的人往往是最善于交際的人。

    并非因為喜歡寫才寫,而是著眼于當時狀況,給予適當回饋的一種表達方式。

    但若不諳時機,太遲或太快寄出明信片都是不當的,甚至可能得到反面效果。

    若你是個不善于與人交談的人,就好好利用文字打開對方的心。

    不需要華麗的辭藻,熟練的技巧,只需誠心誠意表達與對方溝通的內容。

    面對面的直接接觸常讓人緊張,匆忙之間往往不能將最重要的事情完全表達出來,文字的溝通則可用最充裕的空間舒暢地表達出來。

    最常見到的大約是謝函。

    就算是第一次相遇,了解不多的人,只要具體表示和對方相遇的喜悅及一些關心,即可構成一封完美的謝函。

    若是接觸機會頻繁的人,則更該將謝函視為必要的禮節,將機會善加利用,將對方轉變為生活上的朋友,便是你人生的一大收獲。

    把好意傳達給對方,給他充分的關心。

    試想若人們平常的行為中有此表現,則你的人際關系必定會和諧愉快。

    如果不了解這種基本原則,又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無異是在原地踏步罷了。

    在現代社會里,有很多人只希望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否則便不愿付出。

    此種以利益計算為先的人際關系,是不堪一擊的。

    商業上的競爭來往原本是功利至上且錙銖必較的,但把它應用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卻是很偏頗的做法。

    真正懂得交往之道的人,是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盡量“給予”的。

    如果常常考慮到對方的立場、需要,僅憑一己之力幫助對方,并沉醉于此種喜悅當中,卻不曾想過自己會得到什么好處,完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誠意。

    而受到此種不求回報好意的人,只要稍微有心,絕不會毫無回禮的,也會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與你合作。

    透過此種交流,彼此關系自能越來越親密,終至成為真正的朋友。

    如此看來,構成不會令人厭倦的魅力個性,除了先天的個性優點外,還需努力視自己的特性加以規劃,只有如此,才能更鮮明地展現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人或事,往往會帶給人意外之喜。

    這種情形下,心中常常只有感動二字。

    所以,為了要讓對方腦海中為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意想不到的行動是很具效果的。

    例如,突然想到找一位相識的朋友,可能只是順道拜訪,但足以讓人開心。

    因為他會覺得你是關心著他的,否則不會想起來去拜訪他,此時自然會對你另眼相看。

    人是高級的感情動物,注定要在群體中生活,而組成群體的人又處在各種不同的階層和屬性中,堅持以上幾項原則,就有利于你在社會上建立一個好人緣,只有人緣好,才能有一個好的形象,辦起事來才能如魚得水,沒人緣的人在辦事時自然會常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總之,具有結交意識的人,相比其他人,總是會結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朋友一多,遇到困難就容易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因此,這樣的人其辦事能力較一般人有明顯的優勢。

    人人都能為我所用

    作為在群體中生存的個體,你的朋友圈子一定要不停地構筑,才能讓你朋友越來越多,路越走越寬。

    要想擁有自己的圈子,就得開展屬于你的“圈地運動”。

    有米才能成炊,圈子要靠自己一點點編織才能成型。

    號稱“臺灣第一報人”的高信韁先生,在創辦《人間副刊》之際,沒有人愿意為其投稿,只能自己“造米下鍋”。

    但他堅持不懈,每天寫20封信,不管認識不認識,不管能否接到回音。

    堅持的結果是,“米多鍋少”,于是他一再擴大版面,成就了以副刊帶動整個報紙的輝煌。

    而他自己的圈子也同時成了規模。

    你也可以推而廣之,每天發20封電子郵件,不怕陌生、不怕不熟。

    聯系多了,自然他們就成了你的“圈”中之人了。

    圈子不能一成不變,像蓋好的樓房,要想第二期、第三期的開發。

    在打造關系網的過程中,已經認識的人很重要。

    你目前的聯絡網是編織你未來關系網的原料。

    他們都有自己的熟人,而他們所熟識的人又有自己的熟人。

    現在,上面提到的高先生雖然說現在已無暇每天寫20封信,但他依然規定自己每天至少給新老朋友打5個電話,所以他的圈子還在不斷地擴大。

    你的圈中人不可能只認識你一個,不妨互通有無,帶著各自的朋友擴大聯盟。

    這樣交叉著,你的圈子就很容易擴張,你的獲得就永遠新鮮。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分”當然有其特定的標準和要求。

    但當這個標準或要求太具有功利性時,圈子有時就會變成阻礙人邁出腳步的套子。

    這時,圈子便不知不覺變成了圈套。

    別讓圈套套住你的最好辦法,就是擁有幾個不同的圈子。

    怎樣做此“運動”呢?

    涉獵廣泛一些,展示自己不同的側面,就很容易擁有不同的圈子。

    每個人都有一個相對熟悉的交際圈,或以地域為標志,如鄰里之間、單位范圍內等;或以人群為界限,如同性之間、同事之間、同齡之間、同學之間等。

    在這個熟悉的交際圈中你可以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堪稱交際高手。

    但一旦走出這個熟悉的交際圈,你還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嗎?

    有許多人一反常態,變得十分蹩腳、別扭,為此而深受困惑和苦惱。

    人的一生要辦形形色色的事,要想各種事情都辦得順利,需要你不斷擴大交際面,越來越多地要求你迎著陌生,學會與圈外的諸色人等打交道。

    1.開放心態

    交際圈外總不如圈中那么熟悉、隨意,多會讓你感到陌生、僵硬、別扭。

    當交往把你推到交際圈外時,你應打破怯懦畏縮心理,以積極開放的心態面對一切,這樣你就能放松自己,展現出熱情揮灑的風貌,讓人認同、欣賞、接受。

    例如,小陳在原單位時交際得體,很有人緣,后來他被抽調到市文明委。

    進入新的交際圈,小陳卻笨拙起來,顯得特別別扭、窘迫。

    幸好有人給小陳及時傳經送寶:進行心理放松,讓臉上綻放笑意,主動向別人示好。

    那意思就是開放心態,不封閉自我,主動熱情地面對全新的交際局面。

    小陳聽了這些話,茅塞頓開,之后的一切隨即都變得有章法了。

    2.有效接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宜兴市| 乌海市| 鱼台县| 扎赉特旗| 始兴县| 延津县| 西乡县| 莫力| 阿坝县| 固原市| 手游| 绩溪县| 呈贡县| 上高县| 天门市| 青田县| 阿克陶县| 包头市| 德惠市| 义马市| 大名县| 武隆县| 巴彦淖尔市| 黔南| 德格县| 绩溪县| 三亚市| 图们市| 垫江县| 龙岩市| 蓬溪县| 探索| 句容市| 武夷山市| 墨竹工卡县| 酉阳| 珲春市| 托里县| 乐山市|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