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先鋒越騎營-《最后的三國2:興魏》
第(2/3)頁
更何況到達絳邑之后,曹亮就已經把行軍速度給降了下來,連續兩日強行軍之后,恢復到了正常的行軍速度,相信這些新兵可以很快便適應這種節奏。
當年曹亮并不是因為這些士兵的體力到了極限而主動降速的,而是這里距離平陽前線已經是很近了,如果匈奴人得到了魏軍來援的消息之后,很可能會在半路進行伏擊或者夜晚來偷營劫寨,如果平北軍過于疲憊的話,完全是不利于打這種遭遇戰的。
所以曹亮防患于未然,才主動地把行軍速度降下來,不光如此,曹亮還下令將斥侯兵的探路距離,擴大到周圍五十里的距離,一旦發現匈奴人有任何的異動,曹亮也可以做出相應的對策。
過了絳邑之后,曹亮把軍隊的陣型也進行了調整,他下令鄧艾為先鋒,率領越騎營走在整個隊伍的最前列,石苞則負責斷后,率領屯騎營殿后。
而步兵、射聲和長水三個步兵營,則被曹亮放在了中軍,抱成了一團。
曹亮深知匈奴人是以騎兵見長的,而騎兵本身就是步兵的天敵,步兵想和騎兵進行對抗的話,唯一有把握的就是長槍兵了,利用長槍結陣可以有效地抵御騎兵的沖擊。
當然,曹亮所指揮的越騎營已經找到了破解長槍結陣的辦法,但對于匈奴人而言,他們更擅長單兵作戰,騎兵的機動能力更強,對付這樣的騎兵,自然是長槍結陣更為有效。
射聲營基本上是以弓弩兵為主,長水營基本上是以刀盾兵為主,這兩個兵種一個是遠程攻擊兵種,一個是防御型兵種,以單一的兵種來對抗匈奴人的騎兵,肯定是會吃大虧的。
所以曹亮將三個步兵營安排在了一起,在行軍的時候,各自前進,而一旦遇到戰斗,這三個營立刻便抱成了團。
這種抱團,并不是簡單的一種混合,而是三個兵種有層次性的布陣,長槍兵處于最外圍,構筑成一道槍林,抵御騎兵的沖擊。
而刀盾兵則排在長槍兵的身側,用來掩護長槍兵,由于長槍兵沒有防護型的武器,而曹亮重裝步兵的構想還沒有實施,這個時候長槍兵的防御能力是最為薄弱的,如果這個時候遭到匈奴騎兵的騎射攻擊,傷亡肯定會比較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余庆县|
宾川县|
安新县|
马龙县|
湘潭市|
扎兰屯市|
永兴县|
错那县|
天津市|
高邮市|
金坛市|
芮城县|
鞍山市|
讷河市|
大安市|
普定县|
枝江市|
华阴市|
安宁市|
台北市|
鲁山县|
白水县|
广元市|
江口县|
崇阳县|
灯塔市|
尼木县|
武冈市|
繁昌县|
青河县|
陇西县|
米林县|
龙南县|
安泽县|
从江县|
广水市|
玉龙|
克拉玛依市|
陆河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