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此之短的距離,根本就來不及讓匈奴騎兵有什么思考的時間,當他們看到弩箭朝他們射來的時候,一切就已經是遲了。 犀利的箭頭穿透匈奴兵的身體就如同穿過豆腐一樣,沖在最前面的匈奴兵每名士兵的身上,至少都被射出了三到五個窟窿,那些弩箭透體而過之后,速度雖然有一定的減弱,但威力卻絲毫不減,輕易地可以再次刺穿后面的騎兵。 此刻魏軍與匈奴兵的距離,是有效射程之中威力最大的一段,此刻的弩箭,也是殺傷力最為強勁的。 沖在在最前面的桑可自然沒有成為幸運兒,身上披著的厚厚鎧甲也無法保護于他,有三支弩箭命中了他的身體,還有三支弩箭射中了他胯下的戰馬。 巨大的慣性讓瀕死的戰馬仍舊一往無前地沖上去,然后一聲的嘶鳴,倒在了距離魏兵只有幾步之遙的面前。 箭支穿透了桑可的左肩、腹部和右大腿,顯然這幾處都并非是致命之處,但戰馬的倒地,重重地把他摔在了地上,也不知道骨頭斷掉了幾根,桑可有一種完全要散架的感覺,他想掙扎著爬起來,結果卻發生只是徒勞,他連半點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死亡的絕望彌漫在他的心頭,但他卻始終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明明站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百多的魏兵,但怎么就能突然地射出上千支的弩箭,而且這些弩箭的穿透力特別的強,普通的鎧甲脆弱的就如同是一張紙一樣,輕易地就被這些弩箭給穿透了。 桑可想不明白,倒地的數百名魏軍騎兵同樣也想不明白,明明將會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大屠殺,可這轉眼的工夫,處于隊伍前列的匈奴騎兵已經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無一幸免。 通常的情況下,高速飛馳的騎兵在通過敵方弓箭打擊時,總是會付出一定的傷亡的,但大部分的騎兵是可以通過箭雨區的,只要沖殺到弓弩兵的近前,弓弩兵就會完全喪失戰斗力。 但是眼前的魏軍弓弩兵數量并不太多,但他們形成的箭雨卻是高度的密集,就如密集的雨點一般,讓匈奴兵是避無可避,閃無可閃。 一發十矢的連弩果然是不同凡響,當年蜀軍的諸葛連弩就曾給魏軍帶來噩夢一般的恐懼,如今馬鈞研發出來的連弩,無論是在射速上面,還是穿透力上面,比起諸葛連弩來,都有不小的提高。 連弩形成的恐怖箭雨,就如傾盆大雨一般,覆蓋了整個戰場,這種飽和式的攻擊讓全無防備的匈奴騎兵遭到了重創,傷亡累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