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羊祜的大軍已經快要攻到成都了,而涪城的鄧艾更是虎視眈眈,一旦司馬倫從綿竹撤軍,毫無疑問鄧艾就會尾隨而至,魏軍南北兩路夾擊成都,司馬倫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守不住成都啊。 更別說魏軍還有東路的一支人馬在德陽,按照目前的形勢,陸抗想要抵擋得住杜預的人馬,也絕無可能,也就是說最終的結果將會是魏軍三路大軍圍攻成都,這個時候大羅金仙來了,恐怕也無濟于事。 “殿下,末將倒是有一計,可破二十萬魏兵。”鐘會看到司馬倫愁眉不展,主動地獻計道。 司馬倫有些意外地看向了鐘會,他知道鐘會的鬼點子比較多,但事到如今,雙方的實力對比太過于懸殊了,他們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鐘會道:“成都西北百余里,有一地名為都安縣,都安縣有一山叫玉壘山,秦時蜀郡太守李冰曾在此筑堰圍水,導流入蜀,當地羌人稱之為湔堋,又稱做金堤。如果殿下派兵前往都安堰,筑壩圍水,等魏軍圍城之時,便可開壩放水,成都便為一片汪洋,二十萬魏軍皆可破也。” 司馬倫疑惑地道:“洪水無情,縱然可以破敵,成都又如何保全?” 鐘會淡然一笑道:“此為玉石俱焚之計也,魏軍圍城,成都必不可幸免,以水毀之,同歸于盡,豈不更好?” 司馬倫當然清楚水灌成都的后果,鐘會這條計策也是相當的毒辣了,就是準備拿成都城所有的軍民與魏軍同歸于盡,一旦魏軍圍城,那蜀軍就開壩放水,拼它個玉石俱焚。 司馬倫考慮了良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他的眸中掠過了一抹的狠色,身負國仇家恨,司馬倫是不可能投降的,所以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和魏軍同歸于盡,最好是拉上曹亮,這樣司馬倫就算是死也死得甘心了。 但這事需要做得極其隱秘才行,否則的話,魏軍就不會輕易地來圍城了,而且消息一旦泄漏,首先發狂的會是蜀人,司馬倫是抱了與魏軍同歸于盡的想法的,但蜀國大多數的人可不這么想,他們寧可投降,也不愿死戰,如果讓他們知道自己成為陪葬品的話,不急眼才怪。 于是司馬倫撥了一萬人馬給鐘會,讓他前往都安縣,名義上去守都安縣,拱衛成都,但鐘會到達都安縣之后,將會把都安縣的內外通道都封鎖起來,然后秘密地筑壩圍水,抬高都安堰的水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