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藏邊-《從同福開始》
第(3/3)頁
賴之清輕輕晃了晃魚竿,盯著水面,開口問道。
聞言。
見這魚一直不上鉤,方陽也沒了興致,他手輕輕一抬,一把收起魚竿,起身:“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
“今天?”
賴之清側頭看向起身的方陽。
“對,而且還是現在!”
說著,方陽一笑,一躍而起,落在小黃的背部。
見此。
“我也去?!?
說完,賴之清連忙收起魚竿,同樣躍上小黃背部,想了想問道,“你走,不跟掌柜的他們說一聲?”
“放心吧,我早就和他們說過了,最近可能要出門一次?!?
“那就行!”
聞言,賴之清點了點頭,只要說過就行,反正郭芙蓉和呂秀才就住在二樓,也不擔心會出什么事。
“走~!”
方陽輕輕拍了拍小黃的背部。
長鳴聲中。
小黃沖天而起,直往藏邊而去。
……
藏邊。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陡峭深切的溝峽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有種類繁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動物,還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等。
這里與中原地帶不同,是一個以佛教為尊的地方,人人盡皆信佛,且由佛教管轄,是一個****的地方。
所以,對這藏邊的管轄方式,與其余地方要有所區別,不然容易引起戰亂。
故此。
本朝,采用收繳前朝舊敕舊印,換發本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藏邊地方的國家主權。
本朝沒有沿用前朝的職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別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
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領人物,均賜封以不同的名號,頒給他們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職位的承襲須經皇帝批準,皆可直通名號于天子。
在行政區劃與軍政機構設置上,本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襲了前朝的劃置方式。前期的時候,在烏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本朝設立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后來,又將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升格為行都指揮使司,其下設指揮使司、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所等機構。各級軍政機構的官員,均封委當地的僧俗首領出任。各級官員之任免、升遷,概由本朝中央內閣直接決定,并頒授印誥等。
雖然朝廷在藏邊做了一系列動作,來加強對藏邊的管理,以期達到實質的控制權,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一切都是無用功。
象征意義遠大于實質意義,雖然在明面上,各不同派系的宗教領袖皆受朝廷的冊封,但他們對朝廷卻是完全不放在眼里,而朝廷對他們也沒有絲毫辦法。
只能以安撫為主。
“啾~!”
一聲長鳴。
蔚藍的天邊,一個黑點迅速接近。
坐在小黃背部的方陽,到得藏邊后,指揮著小黃,直奔藏邊圣山,格喇山而去。
格喇山高數千丈,直入云霄。
云霧繚繞,一半的山體隱于云霧之中,一半山體顯露于外,如天柱一般,隔著老遠便能瞧見。
故此,也不愁找錯地方。
坐著小黃,沒一會兒,方陽便到得格喇山下,而一路行來,地上不斷有人往格喇山三跪九叩而去,場面浩大。
皆為祈求圣山的保佑。
到得山腳下,方陽便下了小黃背部,和賴之清兩人往山上走去。
這點禮貌還是要的。
畢竟方陽這次過來,乃是為了在須彌寺解開自己心中的諸多問題。
況且,有可能的話,還能拉著這須彌寺,對付和自己有深仇的藏禪宗。
在跪拜的人潮中,方陽和賴之清兩人格外顯眼,往上行去,不停的有人用余光瞥著兩人。
且因為兩人未曾跪拜圣山,這從周圍看過來的目光,對不敬圣山的兩人,充滿了不滿,甚至可以說是憎惡!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溧阳市|
通州市|
吉木萨尔县|
武功县|
营口市|
内乡县|
来宾市|
雅安市|
双流县|
永寿县|
雅安市|
龙山县|
平原县|
莆田市|
兴国县|
依兰县|
尉犁县|
铜川市|
福州市|
上虞市|
高雄县|
宿迁市|
富川|
哈密市|
昆明市|
衡南县|
松溪县|
且末县|
安溪县|
辛集市|
乌兰浩特市|
阜城县|
绵阳市|
临泽县|
治县。|
冀州市|
武城县|
论坛|
宜阳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