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賀敬舟道:“不想我來嗎?” “當(dāng)然沒有。”顧一瑾搖搖頭,笑道:“只是你是個大忙人,特意來接我,讓我有些受寵若驚。” 今天她出來時沒有坐王府的馬車,是一路走來這邊鬧市,來的時候沒覺得什么,可要走回去,卻感覺有些累。 她還尋思著讓羽衣哪那邊去租輛馬車,沒想到賀敬舟就來了。 這是不是叫心有靈犀? 賀敬舟專注在手里的書冊,沒有回答她的話,而顧一瑾并沒在意,她又問道:“我喬裝了,你又怎么認(rèn)出我來?” 今天遇上幾個與原主認(rèn)識的人,都沒認(rèn)出她來,顧一瑾對自己的“易容術(shù)”有幾分得意。 賀敬舟放下書冊,仔細(xì)的看了看她,其實她的喬裝的確很成功,濃眉大眼,山根兩側(cè)比平日膚色深些,顯得鼻梁挺而直,使整張臉蛋顯得更立體。 她的喬裝輪廓改變最大,可她的眼睛和嘴唇并沒變,是最容易暴露她的身份。 也許是事先知道她喬裝成男子,所以看到她的眼睛,還有走路的姿勢,便認(rèn)出她來,再加上她身邊打扮成書童的丫鬟。 他緩聲道:“一個人的輪廓怎么變,只要五官沒變,就能認(rèn)出來。” “誰說我的五官沒變?我不是畫了眉嗎?” 她不但畫了眉,還把眼睛也畫深邃了,連她看到鏡子里的自己,也覺得特別的英俊,要看多幾眼才有些熟悉感。 賀敬舟笑了笑,“下次你想喬裝,我讓人給你做張人皮面具,包準(zhǔn)你母親看了都認(rèn)不出來。” 他的話瞬間勾起顧一瑾的好奇心,追問道:“真的有人皮面具?是不是很薄很薄那種?” 而這邊,清平郡主拿到簪子,心情特別的好,說要請曹宛秋與杜清柔到寶月樓吃飯。 曹宛秋原本就是個不多話的人,可打自清平郡主以十倍價錢買下那種碧玉簪子后,就一直沒有說話。 清平郡主以為她在生自己的氣,就道:“其實我知道這簪子不值這個錢,可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你還記得半年前,我和顧一瑾在白玉堂爭一只玉鐲的事嗎?” 說起這個,曹宛秋自然記得,而且印象深刻。 那次顧一瑾與清平郡主在白玉堂狹路相逢,兩人都看中了一只紅玉耳墜子,清平郡主側(cè)搶先一步去付銀兩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