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虛構。 用以想象的、沒有真實根據的內容來填補記憶缺陷。 談論這些“經歷”時仿佛確有其事。 但嚴重的虛構是器質性腦病的特征之一,與病理性謊言不同,后者并無記憶缺陷,而是由于他們富于幻想,喜歡虛假經歷以博得別人的注目和同情。 柯薩可夫綜合癥。 又名遺忘-虛構綜合癥,表現為近事遺忘、虛構和定向障礙。 此類患者往往有興奮情緒,否認患病。 柯薩可夫綜合癥常表明下丘腦尤其是乳頭體附近有病變存在,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腦外傷、腦腫瘤等病變。 舊事如新感和似曾相識感。 有舊事如新感的人,在感受早已熟知的事物時,有一種初次見面的陌生感。 似曾相識感,指病人接觸完全陌生的事物時,有一種早先經歷過的熟悉感。 由此體驗的多是神經癥和癲癇患者,正常人亦可出現這兩種體驗。 不良心理狀態有損記憶嗎? --誰都免不了壓力 為什么說不良心理狀態有損記憶呢? 下面以壓力和緊張為例做出解釋: 壓力感削弱記憶力。 研究發現,處于壓力之下的人體釋放出來的一種激素可以使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難以提取,極大地損害記憶力。 人處在有壓力的場合時,如考場、就業面試、作證人等等,記憶力會削弱。 瑞士研究人員以36名記憶能力相當的健康成人為實驗對象,給他們服用可的松或安慰劑。 可的松能夠提高一種壓力下才產生的荷爾蒙的水平,服用一小時后,人就相當于承受了嚴重的身心理壓力。 此時,要求他們記住60個德語名詞,每個詞都在電腦屏幕上顯示4秒鐘,然后,要他們憑記憶寫出盡可能多的名詞。 結果,吃安慰劑的人記住的名詞明顯多于吃可的松而產生了壓力感的人。 緊張心理損害記憶。 據研究,人由畏懼等情緒產生緊張心理,可以釋放出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能夠損害長時記憶中搜尋信息的能力。 皮質醇激素是造成記憶暫時喪失的罪魁禍首。 研究人員做過實驗:給一些人服用皮質醇,他們當時并沒什么感覺,也沒緊張的跡象;但是大約一到四小時后,就很難回想起事情,可見他們的記憶受到了損害。 這可以解釋為什么人在考試中大腦可能會一片空白。 人們在考試前已經掌握了素材,但是緊張情緒來臨時,激素開始大量釋放,導致什么都想不起來;待離開考場不再緊張的時候,激素水平趨于正常,便會后悔莫及:“哎呀,我當時怎么就沒想起來呢?” 附:記憶測驗 記憶測驗 測驗一:綜合測驗 回答下面的要求或問題,記錄答案,算出總分。 1、記住以下的單詞:橘子,電話,燈。 2、記住這一個名字和地址:瑪莉史密斯,紐約雅典區百老匯路650號。 3、過去的五位美國總統是誰? 4、你所在的城市最近的三位縣市長是誰? 5、你最近看過的兩部電影的名稱是什么? 6、你最近吃過的兩家餐館的名稱是什么? 7、當回憶幾周前所發生的事情時,你是否覺得比以前更加困難? 8、你是否覺得自己記憶賬單的能力有所下降? 9、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心算能力有所下降? 10、你是否越來越容易忘記付賬? 11、你是否越來越難以記住人們的名字? 12、你是否越來越難以記住人們的面容? 13、你是否發現想要找到用來表達自己合適的詞語越來越難? 14、你是否越來越難以記住如何操作簡單的工具,如遙控器、手機等? 15、你的記憶是否會妨礙你在以下場合的正常能力:在工作中、在家中、在社交場合中? 16、你能記起剛才給你的三個單詞嗎? 17、你能記起剛才給你的名字和住址嗎? 評分標準: 問題3到6:答對一個給1分,共12分; 問題7到15:答案為“否”得1分,共11分; 問題16到17:答對一個給1分,共5分。 得分評價: 如果得分在24~28分之間,說明你的記憶力超出常人; 如果得分在18~23分之間,說明你可能需要努力提高記憶力; 如果得分在0~17分之間,那么你可能有必要去咨詢醫生了。 測驗二:對數字的記憶 日常生活中,數字無處不在,電話號碼、郵政編碼、門牌號、房間號等等都是數字,時刻考驗著我們對數字的記憶力。 那么,你的數字記憶力究竟怎么樣呢? 下面這個測驗或許會告訴你答案。 要求:記憶下面20個數字,時間為40秒,然后立即進行默寫。 1.24,2.78,3.36,4.5,5.58,6.27,7.30,8.15,9.43,10.56,11.61,12.73,13.33,14.96,15.81,16.44,17.92,18.7,19.12,20.83 數字記憶效率公式(%)=默寫正確的數字數/20×100。 測驗三:對無邏輯聯系材料的記憶 比如各種術語、指示、命令,各種家用物品的特點等,即可算作無直接邏輯聯系的材料。 請記住下列10個詞,時間為20秒,之后進行默寫。 在默寫時連同順序號一起正確默寫出來,才算答案正確。 (1)粘土 (2)黃河 (3)神經元 (4)考試 (5)弱 (6)油 (7)衣服 (8)剪刀 (9)經濟學(10)紋身 無邏輯聯系材料的記憶效率(%)=默寫正確的詞數/20×100。 測驗四:對有邏輯聯系的材料的記憶 下列短文有六個要點,并進行了編號。 請在閱讀60秒后依次默寫要點。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1)。 這一概念是由班度拉于1977年提出的,并進行了經典的恐蛇癥患者實驗,旨在解釋由不同治療方法所導致的行為改變。 知覺到的自我效能與個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完成對付未來情況需要的行為構成的自我判斷有關。 概括起來,自我效能有個體化、情境化、結果化和多緯度四個特點(2)。 其中操作完成是最有力的影響因素(3)。 這是因為它基于主體的經驗。 成功的操作完成提高自我效能,重復的失敗降低自我效能,特別是失敗出現在事件的出現和初期(4)。 通過重復成功形成自我效能之后,偶爾的失敗帶來的負影響就會減輕。 堅強的努力最終戰勝了偶爾的失敗,個體可以從中體會到,只要努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這反而會增加自我激勵的堅持性。 因此,失敗對自我效能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失敗發生的時間和總的經驗方式(5)。 近二十年來,歐美心理學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實驗。 為了推進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在中國的社會背景下操作完成對自我效能影響。 我們假設:成功的操作完成提高自我效能,重復的失敗降低自我效能(6)。 并進行了這個實驗進行驗證。 有邏輯聯系材料的記憶效率(%)=默寫正確的要點數/全部要點數×100。 通過上面對數字、無邏輯聯系材料、有邏輯聯系材料的記憶效率測驗結果,你大概已經了解自己各方面的記憶能力了吧? 若想知道綜合情況,可以計算三者的平均記憶效率。 測驗五:短時記憶力測驗 下面列出3行數字,兩個數字稱為一組,每行12組。 你任選一行,在60秒內讀完,即平均每5秒鐘讀一組數,然后把記住的數字寫出來,數字順序可以顛倒。 364573298728436275599367 734964834127622938937497 572932479486146775284935 解析: 上文已經提及,人的短時記憶容量為7x2個單位,因此,如果能將一行中的12組數字全部默寫正確,說明你的短時記憶力超常; 如果能默寫出5~9組數字,你的短時記憶力優良; 如果只能默寫出4~7組數字,你的短時記憶力一般; 如果連4組數字都沒有記下來,你的記憶力就比較差了,建議找一下原因并有意識提高一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