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例如,工廠的照明、溫度等工作條件,交通工具中的儀表安置等等都是工程心理學研究的內容。 另外,現代工業勞作中,員工的心理活動特點和規律也是其研究內容之一。 什么是工程心理學? 工程心理學,又稱人類工效學,在美國又稱為“人的因素”、“人類因素學”或“人類因素工程學”,在歐洲稱為“工效學”。 主要研究人與設備的關系和人與工作環境的關系。 在人從事生產活動時,形成了一個人人-機-環境系統(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人的工作效能不僅依賴于人的身心素質和機器、環境的特性,還取決于人和機和環境的配合。 一個良好的人-機-環境,系統除了處理好人機關系之外,同時還要使環境因素控制在人所能承受的限度內,最好把它控制在最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能的最佳點上。 例如測定人體靜態結構、動態功能尺寸和人體生物力學參數,使得工作空間、工作臺、駕駛艙、控制器和其他各種個體用具的設計和安排更適合使用者的體質特點;研究人的傳信特點和能力限度、信息加工模型,使得設計的機信息交換裝置更優質化;研究人在工作超負荷或低負荷時,特別在告警應急時的反應能力和行為特點,可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另外,人的能力的個別差異和影響能力水平發揮的主客觀條件等,也是工程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什么是人事心理學? 德國心理學家斯特思1903年最早提出人事心理學這一名稱。 后來,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教授閔斯特伯格,他最先把心理測驗的方法運用于職業選拔和培訓,并于1913年出版了《心理學與工業效率》一書。 人事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處理人事管理問題的心理學科,是工業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人事心理學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維持組織的生存與發展。 其主要內容包括工作分析、人員選拔、職業訓練、考核與評價、報酬與獎勵、福利與安全、人員溝通等方面。 簡單地說,人事心理學就是根據心理學的原理,對在職人員進行知心理測試識性和技能性的訓練提供科學的方法。 增進個人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組織的維系功能,增進上下級的合作和協調人際關系,從而促進組織效率等等。 什么是勞動心理學? 勞動心理學主要研究勞動作業的內容、方式、方法與人的工作效能的個關系問題。 例如工作規劃、操作流程設計,工作場地安排,工作定額測定與評價,操作時間動作分析,工作方法合理化,操作程序標準化,工作負荷與職業緊張,疲勞與休息,工作時與輪班制,勞動安全與事故分析等,都是勞動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什么是商業心理學? 商業心理學主要研究商業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解決商業活動中有關的人的行為問題。 它包括市場心理學、廣告心理學和消費者心理學等分類。 市場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在市場供求關系中的作用;廣告心理學主要研究廣告、商標、包裝的設計及其心理效果的評價等;消費者心理學主要研究商品生產、流通過程中以及服務行業中消費者的心理規律,如購買動機和行為特點的分析等等。 商業心理學的研究是商業競爭的重要手段,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中很受推崇。 我國在此方面的努力剛剛起步。 什么是消費心理學? 企業產品的營銷活動中,要使產品的生產、銷售對路,就必須經常對市場情況和消費者的需要進行調查、分析,為新產品開發或調整工藝提供依據,因而就產生了消費心理學。 企業生產了產品之后,還需要通過各種形式把產品介紹給顧客和用戶。 廣告就是宣傳產品的慣用形式。 為了提高廣告的作用,就需要對廣告的設計、傳播作心理學的研究,因而廣告心理學也就成為了消費心理學中的重要組成分。 什么是醫學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是關于健康和疾病問題的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致病和維護健康方面的作用,以及醫護人員和病人在醫療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特點。 醫學心理學還研究精神藥物的作用、心理治療的方法、病人的康復過程等問題。 醫學心理學家也從事一些心理衛生和心理咨詢工作,幫助人們促進身心健康。 什么是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開始成為西方心理學認識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 它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知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研究那些不能觀察的內部機制和過程,如記憶的加工、存儲、提取和記憶力的改變。 以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認知心理過程是現代認知心理學的主流,也可以說認知心理學相當于信息加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認為,不能直接觀察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只能通過觀察輸入和輸出的東西來加以推測。 所以將人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知覺輸入、編碼、貯存和提取的全過程。 按照這一觀點,認知可分為一系列的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信息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 信息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著。 但是這種序列加工的觀點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平行加工理論和認知神經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的挑戰。 什么是生理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行為產生的生理過程的心理學分支,研究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包括腦與行為的演化;腦的解剖與發展及其和行為的關系;認知、運動控制、動機行為、情緒和精神障礙等心理現象和行為的神經過程和神經機制。 因為生理心理學試圖以腦內的生理事件來解釋心理現象,又稱生物心理學、心理生物學或行為神經科學。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學這一學科名稱的應屬《生理心理學綱要》的作者、實驗心理學的創始人馮特。 此書是第一本生理心理學專著,可以說是作者設想的一門新的科學領域的梗概。 隨著心理科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和新技術的發展,生理心理學超越了傳統生理心理學的視野和方法,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自身多學科交叉的發展特點和趨勢。 什么是變態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但是至今尚無確切定義。 有學者認為,變態心理學研究的問題不只是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之間的差距,且應該把異常心理當作疾病來研究,應當叫做病理心理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