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湘城外。 吳軍增援部隊正在急速南下。 潘濬、傅士仁帶著三千部曲當先開道,作為帶路黨,兩人已經被劉備軍上下恨之入骨,他們現在也沒有了退路,只能跟著孫權一條道跑得黑。 關興在城中聞知吳軍殺到,領五百將卒出戰,迎面正好撞見傅士仁殺來,關興眼眸一下子紅了,心里想著要是能取了傅士仁性命,也是功勞一件。 傅士仁一早就跟著劉備東征西討,沒什么大的本事,但戰陣經驗尚算豐富,瞧見關興兵少,立即就號令一聲一擁而上。 亂戰一團后,關興大刀翻飛,劈翻吳軍將校四員,但卻不見傅士仁所在,等他再想尋覓時,麾下五百將卒已經折損百余。 這時,關興終于冷靜下來,想起劉封“只許敗,不許勝”的命令,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連忙呼喝一聲,帶著一眾“殘兵敗將”穿城而逃。 關興這一撤,換了一身普通吳軍將校鎧甲的傅士仁心頭一松,不管怎么樣,他這初戰算是勝了。 “來人,給潘濬將軍報信,我軍于臨湘城下,遭遇關羽一部,經一番苦戰,斬敵千余,現正往攸縣進軍中。” 為了給自己表功,傅士仁在戰報上稍稍夸大了些,這種情況,在漢末時再正常不過。 潘濬在傅士仁軍之后,接到勝報,心頭也是高興,隨后給朱據的戰報,在傅士仁的基礎上,又加了一點:遭遇關羽軍主力,破敵軍將校數員,殲敵二千眾。 由一部變主力,千人的戰果變成二千人的戰績。 潘濬覺得怎么著也說得過去,有這樣不錯的戰績打底,他在孫權及吳軍將校面前,也有了說話的底氣。 臨湘這邊,關興被迫“大敗”,差一點被潘、傅兩人“全軍覆沒”。 等到了攸縣,遇上張苞之時,朱據接到的戰報更是厲害,潘、傅二人武力超群,連續打敗關羽軍一部、張飛軍一部,殲滅劉備軍將卒達到了近五千人。 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能斬殺什么有名的將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