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大明文魁》
第(2/3)頁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我們剛接觸網文時候,什么網文都看,只要量大管飽就行,看了一段時間后,就開始自詡老白,對原先看的網文拿起來卻再也看不入眼了,管之叫小白文。
那么到底是我們當年的眼光差,還是當初小白文變差了。
南宋時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呂祖謙的事功學派三派并立。
但到了明初朱熹的理學,被明太祖立為官學,作為明朝治國之思想,其余兩派消亡。
到明朝中期,五百年一出的王陽明出山,心學又成了顯學。
而今理學在網上被人罵得渣,心學被淡忘后又重新被撿了起來,而本書提倡事功學派呢?
我看了很多讀者意見,對于事功學派有如下幾種意見,有的說包了現代思想的皮在古代推銷,有人說事功學其實就是西方的精致利己之學,還有的說就是炒南宋事功學派的冷飯。
但其實當初構文時寫到這里,我本來采用氣學。不過氣學還是偏攀科技樹與種田的,不合于本書文風,所以最后我比較了一下還是選擇了事功學派。
主要一來是書中古人接受的程度,二來也是考察大多數讀者的意見。主張變法和通商惠工的事功學派,正是主流讀者的意見,因此準確說來,最后還是讀者大大們的選擇。
這是為何‘求古于今,謂其不住,求今于古,知其不去’。
古代的思想拿到今天終有重放光芒一日,但今日的思想拿到古人頭上硬套卻行不通。
所以在書中的篇幅里我沒有講后來的事,因為思想漸進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推行事功變法不是林延潮一個人的事,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方可實現,這將會是一個很長的篇幅。
最后再說說心得,我認為如果將儒學比作一個人,理學,心學,事功學既可以當作孩童,少年,青年三個時期來看。
理學就像從小到大,我們聽到很多教誨,師長父母教你做人道理等等。理是告訴我們規則,行事不要超越這個規則,要懂得克制自己。
后來我們遵守了規則,卻越長大越不開心。
于是我們成長中都要經歷一段叛逆,因為我們發現了‘自己’。于是心學中王陽明告訴我等要致良知。良知是什么?所不慮而知者。
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遵從于你的本心。
而到了我們面對社會時,我們大多數人都已為足夠了解自己,或這個世界,然后走一條能力與欲望結合的路,就稱之為事功。
這好比西方哲學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
拆分為就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將往何處。
西方順序,認識自己是第一位的,我們則是認識世界放在第一位,但最終都是我將到哪里去。
好像今年高考浙江作文說的就是這個,題目大概是,每個人都有人生坐標,家庭也對你的期許,社會也給我們別樣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個人,家庭,社會間落差和錯位,然后以這個為題目作文。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沙湾县|
随州市|
军事|
左贡县|
贵港市|
朝阳县|
宜宾县|
孝昌县|
微博|
定西市|
项城市|
怀远县|
吴旗县|
大兴区|
开化县|
丽江市|
津南区|
农安县|
松潘县|
肃南|
山西省|
社会|
视频|
浙江省|
慈利县|
那坡县|
靖西县|
繁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商水县|
衡水市|
陕西省|
城固县|
利津县|
巴林右旗|
乌拉特中旗|
亚东县|
桂林市|
荣成市|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