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皮特福打了一個響指,繼續說道: “不錯,就是農村包圍城市,為什么,因為基數大,大夏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農民,我們掌握了大多數民心,才能贏。” “現在我問你們,一個億以上的公司在大夏占比多少,一個億以下的小企業占比又是多少?” “為什么,我們要去跟財閥家族去爭搶那些中型企業,爭的頭破血流,還吃力不討好呢?” “為什么我們不去精準定位,只抓住小微企業,將這些有潛力的小企業捆綁在一起呢?” 這些話,震耳發饋,大家聽了以后,全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是啊,的確是這個道理。 在此之前,他們一直都在爭取中型企業加入陣營。 因為中型企業抗風險能力比較強,而且每一個中型企業的產值也很高,中期興業吸納的越多,商會的力量也就越強。 可這樣做非常麻煩,那些中型企業經常提出各種刁鉆的條件,一個搞不好,他們就會離開商會。 這些天,他們一直在焦頭爛額的想辦法,怎么才能讓中型企業死心塌地的留下來。 卻從未想到將他們趕走。 經過皮特福的這么一分析,還真的有些道理,他們等于丟了西瓜撿芝麻。 他們的核心,還是要幫助小微企業。 這則聲明很快就在網絡上發酵了起來,快速傳播。 網上出現了很多的聲音。 “竟然真的有這種好事?幫助我們小微企業的商會真的存在嗎,我要去看看。” “振東商會好樣的,早就該這樣了,我們小微企業堅定支持。” “可以幫我們墊付稅務,真的假的啊,還有這種好事?” “每年上稅都要上百分之四十五,搞得我們沒有錢發展壯大,現在好了,振東商會在哪里,我要去加入。” “我也要加入,我們小微企業太不容易了。” …… 一傳十,十傳百。 一直到傍晚時分,這個聲明發酵已經顯露出了優劣。 分析部門給出了一份數據表,會議上。 “最新數據出來了,一下午的時間,中型企業退出了百分之五十。” “可是一下午就有一百家的小微企業來詢問,辦理加入的手續。” “網上的言論,幾乎鋪天蓋地都是點贊振東商會的,剛開始還出現了反對的聲音,可是很快就被掩蓋過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