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1章-《鳳行》


    第(3/3)頁

    等事后通過了解,管清和才知道是有人送信給這些大人,說是天使奉旨召各位大人前去碼頭觀看祥瑞。

    然后他們就去了,然后這事想捂也捂不住了。

    等消息送到京城后,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朝堂上議論紛紛,有人全然不信,覺得荒謬至極,有人覺得定不是空穴來風,不過隨著福建道監察御史的奏章也送到京中,不信也得信了。

    于是朝堂又展開一番議論,有人提到應該廣開海路,多給海商便利,鼓勵海上貿易,又有人彈劾福建市舶司不作為,既然明知道海外有糧,為何朝堂缺糧時置若罔聞。

    總而言之,說什么的都有。

    沒人知道這場軒然大波,其實不過是個小女子,另辟蹊徑走出的一條路。

    明知沿海有備寇禁海令,以備寇作為借口,誰也不敢擅專分毫,因為一個不慎,可能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既然這條路不通,那就換條路走。

    清風道長就是個招搖撞騙的道士,但架不住有個天使的身份,這種人沒人會提防他。只要他能出海‘發現’糧食,把消息傳回來,事情就算成功了。

    管清和簽發備寇禁海令,為的是掌控全局,用的是陽謀。鳳笙說動清風道長出海尋蓬萊仙島,又從建平帝那里請來圣旨,雖然荒謬,但用的也是陽謀。

    陽謀對陽謀,出其不意才能勝,打得就是出其不意。

    一時之間,清風道長儼然成了萬眾矚目的對象,連清塵子都不敢掠其鋒芒。

    要知道,他們這些道士會的都是些奇技淫巧,歷來不容于朝堂,可這一次清風道長卻立下如此大功,儼然成了三清在世。

    同時,朝堂上許多官員也是喜笑顏開。

    這一年多來朝廷正逢多事之秋,到處都缺糧,到處都喊著要糧,尤其是戶部的官員,這一年多來壓力尤其大,每個人的頭發都是一把一把的掉。

    這次糧食問題終于解決了,終于不用擔心再掉頭發了。

    為了以后也不掉頭發,戶部眾官甚至建議朝廷出海買糧,最好打通這條路子,以便日后備用。

    其實這幾年下來,也許六部其他幾部意識不到,但戶部的人卻知道現在的朝廷究竟有多缺糧。

    這次的危機過了,下次呢?

    所以還是未雨綢繆吧。因此又延伸出既然可以出海買糧,為何不能出海買地,尋那適合種糧的地方,多買些地讓那些獲罪流放的犯人去種。一來解決犯人無處流放,二來解決糧食危機,一舉兩得。

    以至于最后竟發展成我大周國力雄厚,海上力量已成規模,海外蠻荒之地如此多,那些小國不堪一擊,為何不能去占一些呢?

    當然這是后話。

    而以陳浩為首的幾個商人,這次也是立了大功。

    他們以出海買糧本就是為了解國之大難為由,將所有糧食全部捐給了朝廷。

    這就是場面話,實則誰不知道他們其實是走私商人,不過這么多緊缺的糧食砸下來,這當頭也沒人不識趣提這些。

    誰提誰就是和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為敵,和百姓都為敵了,自然也是和朝廷為敵。

    朝廷自然不會白要他們的,事后定有彌補。這個彌補也許在金錢上不能補足,但受惠也是金錢所不能衡量的。畢竟戶部提及的打通這條路子以備后用,也需要人去辦,這些人熟門熟路,正是大用。

    所以也算是雙贏的局面。

    等戶部往山西撥出賑災糧食后,鳳笙終于松了口氣,麗皇貴妃也松了口氣,籠罩在京城上空許久的陰霾終于消散,儼然見到了晴天。

    而此時已是入夏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平和县| 文化| 西盟| 肥城市| 商洛市| 射阳县| 兴国县| 垦利县| 珠海市| 宜黄县| 桓台县| 准格尔旗| 天镇县| 五河县| 榆树市| 融水| 屯昌县| 沛县| 平塘县| 浦城县| 湾仔区| 鹤壁市| 军事| 乐昌市| 个旧市| 本溪| 明光市| 同仁县| 潞西市| 育儿| 洛阳市| 化州市| 冷水江市| 彩票| 曲周县| 霸州市| 邛崃市| 务川| 武清区|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