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鳳行》
第(2/3)頁
提及此事的人越來越少,哪家丈夫或者家里不是有人做官的,既然做著官,就要懂得識趣。
麗皇貴妃能擺出那種態度,就說明了建平帝的態度。
誰也不敢惡了皇上,除非是不想當這官了。
倒是有人不甘心,尋了御史彈劾魏王強搶人妻。
可證據呢?
不過是些流言蜚語,你拿證據出來再說。且第二天這御史就被人彈劾家宅不寧,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的事都沒料理清楚,就跑出來彈劾別人。
此事變成了一樁笑話,這御史也被建平帝給外放出去到某個貧瘠之地當縣令,這事就算是被定性了。
不過這事依舊沒完,也不知背后之人不甘心,還是有人想渾水摸魚,竟有人提及當年掀了太子下馬的那樁案子。
當年那樁案子涉及之廣,影響之大,至今都讓人歷歷在目。
不光整個兩淮鹽政的官員盡皆落馬,還牽扯上一位閣老,以及數位高官重臣,而受起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現惠王前太子。
堂堂的一國儲君,因縱容門下肆意收受賄賂賣官鬻爵,落得被貶為庶人,也就是近些年浪子回頭才重得了王位。
而當時揭開這個案子的乃一無名小卒,姓方名鳳甫。此人籍籍無名,不過只有個秀才的功名在身,卻因是當時主官兩淮鹽政改革范大人的師爺,因此得了圣眷,領命協助改革事宜。
有人說這方鳳甫就是方家人,魏王妃乃這方鳳甫之妹,但又有人說方家嫡出一脈哪有兒子,只有一女姓方名鳳笙。
于是就有人說起這方鳳笙深受前方家族長方彥喜愛,從小將其當兒子養,說不定這方鳳甫就是方鳳笙的化名,要不鬧出那般動靜的方鳳甫,這些年不見蹤影?
可不管別人怎么說,當年的案子又被人舊事重提,而姓方的在其中所起作用毋庸置疑。若不是方鳳甫以一己之身,舍得一身剮敢把太子拉下馬,太子不會因此失了儲君位置。
再想想魏王和方家的牽扯,似乎有些東西就明白了。
早就說那方鳳甫只一無名小卒,怎可能把堂堂的太子拉下馬,看來這背后還另有故事。
而這故事無一不是和魏王有關,有個皇子在背后支撐,似乎什么都明白了。再聯合魏王這些年的處事態度,看似不爭,實際上這位主兒沒少爭啊。
歷來最令人相信的流言,從不是你把這個故事編得多圓滿,而是給出人們想要的點,剩下由他們自己補全。若是再七分真里摻著三分假,那就更令人足以采信了,因為可能當事人聽到這流言,都會忍不住想這才是真相。
就在魏王臨從山西回歸的前夕,他積累已久的好名聲被兩場流言禍害得所剩無幾。如今人們再提到魏王,不是去山西賑災功德圓滿的魏王,而是表面沉穩背后捅兄弟刀子的魏王。
若是再聯合早先年魏王一直是太子系的人,魏王道貌岸然的真面目似乎終于為世人所知。
魏王就是這種時候回來了。
他到了京城,前腳進宮述職,后腳就回了府,不過府里的氣氛并不大好。
鳳笙這陣子的心情十分不好,雖然她告訴自己這都是背后有人故意攪合,可再怎么說魏王出京近一年的成果,都因為她被禍害得一塌涂地。
而且這事之后還會有影響,所以換做誰誰都沒辦法心情好。
也因此她這陣子急劇消瘦,吃飯也沒什么胃口。
今天珒哥兒沒有回府,宮里已經來人報信了,說是被他十六叔留住了。沒珒哥兒陪著用膳,鳳笙更沒什么胃口的,晚膳擺了一大桌,她就吃了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王妃,您還是多少吃點吧。”桃枝在一旁勸道。
“我不餓,”想了想,怕丫鬟再勸她,鳳笙又道,“你給我盛碗湯吧,盛了先放著,這些都撤了吧。”
桃枝只能領命去安排。
鳳笙去了大炕上坐下,炕幾上還擺著一本她看到一半的書。
她拿了起來,根據書簽翻到她之前看到的一頁,卻是一點心情都沒有,翻來翻去一個字都看不進去。
正發著呆,一陣動靜從屋外席卷進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清新县|
莱西市|
临清市|
宽甸|
桐乡市|
重庆市|
抚松县|
和平县|
绵阳市|
嘉义市|
长春市|
临海市|
荥阳市|
安远县|
洛宁县|
南靖县|
黄石市|
准格尔旗|
孝感市|
增城市|
七台河市|
通化市|
西畴县|
湘乡市|
长乐市|
且末县|
福贡县|
宁化县|
镇雄县|
高唐县|
仁布县|
新河县|
宽城|
清远市|
昔阳县|
仙桃市|
河东区|
天台县|
筠连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