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文小鼎-《我在盜墓世界開寶箱》
第(3/3)頁
渾濁的黃色河水在腳下奔騰,鷓鴣哨水性不錯,便系上一根繩索跳進了河中。
不多時,便見他右臂攥了一個青銅小鼎浮出了水面。
這青銅鼎少說有百斤,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從河底帶出,顯然全靠鷓鴣哨的獻王手臂。
這根手臂不僅延緩了鷓鴣哨的衰老,還有示警、排毒等各種功效,對鷓鴣哨來說意義重大。
見鷓鴣哨出水后便揉著眼睛,陳天佑忍不住問道:“二叔,沒事吧?”
“無事,只是水底泥沙太多,迷了眼睛,你看看這青銅小鼎,是我從那巨像胸口處撿到的。”
青銅鼎雖被埋入河底多年,但表面紋路清晰,刻著密密麻麻的字跡,銅銹并不多。
字跡是金文,一般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鷓鴣哨不識,陳天佑湊上去查看。
陳天佑自幼在葉府長大,跟著三嬸白知希學古文算數,翻譯金文并不困難。
不一會便見他皺起眉頭道:“這似乎是鎮壓水患的祭祀鼎。”
“祭祀鼎?能判斷是什么朝代的物件嗎?”鷓鴣哨問道。
陳天佑猜測道:“朝代最少是春秋之前,用金文記載,那應該是商周的物件。”
“這上面說了什么?”
“前面是一些祭祀用的福語,后面則講述了此鼎的來歷,倒也有趣。”陳天佑笑了笑便翻譯起來:“鼎上說很早的時候,由于巫山山脈地形獨特,未受陰陽魚引水之利,這片山區洪水肆虐,水患天災連年不斷,每年都有無數人畜被洪水吞沒,成為了江中魚鰲的食物。”
“正當上下束手無策之時,山中有一隱士出面,體態魁梧,滿面虬髯,身著黑袍,自稱為“巫陵大王”,有移山之術,可以驅使陰兵疏通河道。”
“巫陵王整日做法,驅役陰兵陰將疏導河流,后來學大禹造氣運鼎鎮壓水患,便讓人鍛造了此鼎,扔進了河道內。”
最后陳天佑道:“就是不知,這鎮水鼎到底有沒有用。”
鷓鴣哨聽完故事后,對青銅鼎沒啥興趣,反而對“巫陵大王”的名字感到熟悉。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达拉特旗|
广宗县|
海晏县|
兴业县|
建宁县|
公安县|
科尔|
秦皇岛市|
兴义市|
依兰县|
嵊州市|
天峨县|
永顺县|
丹棱县|
安顺市|
营山县|
阳泉市|
富宁县|
池州市|
南宫市|
临西县|
翼城县|
汽车|
华亭县|
南江县|
嘉峪关市|
长宁县|
苏尼特右旗|
招远市|
五家渠市|
开阳县|
克东县|
云林县|
余干县|
通州区|
炎陵县|
临夏市|
南乐县|
毕节市|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