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豬肉為何騷臭?我想這個問題,不僅是岳父大人,就連你手下所有名官大臣,也絕對沒人能答得上來。 其實豬肉之所以騷臭,完全是因為養殖技術的問題!只要改善了養殖技術,就這一盤豬肉,完全可以媲美所有山珍海味!” 李世民見林景陽說的振振有詞,想法開始有些動搖,但他還是一臉質疑,“養殖技術?難不成養豬還是個技術活?” 林景陽淡然一笑,“當然了!岳父大人有所不知,這豬,哦不,其實是所有家禽!在幼崽時期,都必須要進行一道閹割的工序,簡稱割騸!只要經過割騸,不只是豬肉,其余所有家禽的肉質口感都能提升好幾個檔次!” 這種說法對于老李和李君羨這兩個古代人來說,著實新奇。 “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老李挑挑眉,半信半疑。 林景陽也不多說,直接夾了一塊東坡肉,放到老李碗里。 “岳父大人不信,你大可以再嘗嘗?亦或者我想辦法去外面弄點普通的豬肉,讓你對比一下?” “不必!”李世民連連擺手。 在眾人催促的目光下,老李如同被趕鴨子上架般,糾結的夾起了碗里的東坡肉。 忐忑的送入口中。 不得不說,再次品嘗,這豬肉又有了另一番味道。 是一種十分新奇的心情。 “唔.....” 李君羨看著表情陶醉的老李,不由自主的發問,“陛下,您覺得如何?” 片刻后,老李睜開眼睛,摸了摸胡子,眼中露出滿意的神情,“不錯,這豬肉的味道,確實別有一番感覺!” “林小子,這割騸之術,可是你研究出來的?” 那當然不是了! 這割騸術其實早在商朝就已經有了一些苗頭。 只是沒有受到重視,也沒有得到推廣,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直到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的崛起,才將割騸之術帶入了世人的認知中。 李時珍更是將割騸之術改良后,記錄到了本草綱目之中,在本草綱目里還為雞鴨牛馬這些閹割過后的家禽特地起了別的名字。 至于是什么,就不多說了。 雖然這技術不是自己研究出來的,但在這時候,不是也得說是! 否則,自己要怎么解釋? “其實這割騸術,也就是我無意中偶然得到了技巧,這才完善了起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林景陽漫不經心的揮揮手,笑著抿了口酒。 而老李摸著胡子,眼中精光閃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