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衛樂猶豫地點了點頭。 這次回來,無論誰開玩笑問衛樂想不想家,她都斬釘截鐵地說:“不想。”她嘴里只有新家的各種好處,見到衛嘉后也沒有太多的話要說,笑嘻嘻看他一眼就玩兒自己的去了。大家都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連衛林峰也感慨,傻姑娘就是傻姑娘,一出門就忘了誰跟她最親。 家里有的是昨天宴席剩下的大魚大肉,臨到開飯前,衛樂偏說這個不愛吃,那個也不喜歡,她想吃雞湯面了。她是這頓飯的主角,要什么都應當滿足。來幫忙的胖姐麻利地做好了雞湯面端上來,衛樂嘗了一口,苦著臉說味道不對,她要“沒有雞湯的雞湯面”。 要不是有外人在,衛林峰差點兒要出言斥責衛樂不懂事。新姑爺也哄著衛樂讓她別胡鬧。只有衛嘉反應了過來,二話沒說起身去了廚房。 陳樨和衛樂進入廚房時,衛嘉正背對著她們站在大灶前。他的面已經煮了好一會兒,鍋里的水卷挾著面條滾沸得厲害。陳樨對廚房的事不太精通,也能看出再這么下去該撲鍋了。她們的腳步聲驚動了煮面的人,他這才忙著往鍋里擱了涼水,又把手邊的幾片白菜葉子放了進去。 “好香啊!”衛樂雀躍不已。 衛嘉笑笑:“香個屁!” “你跟樨樨姐學壞了,沒有禮貌!這雞湯面我還要吃的。” 衛樂發出強烈的抗議,陳樨也意外地笑了起來。她看明白了,這“沒有雞湯的雞湯面”不就是衛嘉最常做的“清湯寡水面”嗎?她在他們家盤桓數日就吃過不下三回,衛樂對它想必更為熟悉。這面條大多數時候只有少許的油鹽和幾片菜葉子,偶爾會有一個雞蛋。對于過去那個既要上學又要兼顧馬場,還得回家給衛樂做飯的人來說,它是最簡單且日常的食物,可以出現在四季三餐的任何時刻。他自己也常常這么對付一頓。 “為什么它叫‘雞湯面’?”陳樨站在鍋邊問。她想到昨晚自己也“有幸”品嘗到這著名的“雞湯面”,心中如同雪人向火般悄然酥軟。 衛嘉將面條往碗里盛,一會兒才說:“大概小學二年級那會兒,爸媽都不在家吃晚飯,我給衛樂煮了一星期的面條,她哭著說再也吃不下了。我又不會做別的,就哄她說這是雞湯面,世界上最好吃的面,電視劇里的人吃的也是這個。她稀里糊涂地相信了,吃了那么多年也沒說什么。” “可它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呀!”衛樂想不通嘉嘉怎么哄她了。她沒讓衛嘉把面條端到外邊,像往常那樣就著廚房的小圓桌吸溜吸溜吃了起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