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工廠-《苗家少女脫貧記》
第(1/3)頁
龍向梅把新添的家電擺在了相應的位置,又通電進行了測試。確認沒有故障后,上網(wǎng)點了收貨,并順手打了個五星好評。過了兩天,特意買的對開門大冰箱與洗碗機等電器也送到了家。
龍家的廚房原先是沒有抽油煙機的,這次索性一起買了。品牌方駐本縣的銷售點派來了安裝師傅。新買油煙機是適合土灶的新款,吸風口貼在灶臺上方,既不占地方,抽油煙的效果又十分的好。一番安置下來,龍家的廚房終于有了現(xiàn)代化的模樣。
其實按照張意馳的想法,廚房最好拆了土灶,換成燃氣灶。可惜燃氣管道暫時鋪不過來,罐裝液化氣配送也不方便。只能安慰自己,柴火農(nóng)家菜算是賣點,忍了吧。
裝完電器,龍向梅又喊人在豬圈附近蓋起了小廚房。挨著豬圈的小廚房,專門定制了個特殊的鐵鍋。鐵鍋底部有個像鍋爐的閘門,煮豬食的時候關著,等豬食煮好了后,打開閘門,豬食順著事先準備好的鐵質(zhì)引道,滑進豬食槽。豬食槽是長長的一條,引下去的豬食能均勻的分配到每個豬圈里。
豬食槽外,為了防止豬等不及豬食放涼,燙壞了嘴的情況,還專門定制了柵欄,不到時間不開啟。并且為了好操作,柵欄弄成了電動的。與此同時,小廚房與柵欄處都設置了定時器,并放置畫著表格線的黑版。這是張意馳把醫(yī)院管理的思路,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形成的農(nóng)家養(yǎng)殖規(guī)范。
要知道農(nóng)村里無論養(yǎng)什么,都相當?shù)拇植凇_@個粗糙,不僅體現(xiàn)在養(yǎng)殖上,更體現(xiàn)在生活習慣上。因陋就簡是農(nóng)村里最常見的狀態(tài),然而什么事都因陋就簡,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勞力浪費。
同時,農(nóng)戶們也沒有明確分工的意識。他們會簡單的分工,多半是男人種地,女人做家務。可是這又不絕對,且沒有直觀公平的獎懲機制,導致做事推三阻四,且人人都覺得自己付出最多,卻沒有相應的回報。時間長了,人人有怨氣,戶戶有矛盾。這就是每年過年都要掀桌子吵架的傳統(tǒng)藝能的最主要的原因。
張意馳暫時管不了全村,但自己家還是能做主的。眼看著要到抓豬崽的季節(jié),從來做事有計劃的他,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在了前面。因為龍向梅必然不滿足于養(yǎng)幾頭豬幾只鴨子,到了年底憑借三瓜倆棗,勉強完成村里的脫貧指標。他們想要的是致富,真正意義上的致富。
那么,沒有原始資本的他們,如果想從養(yǎng)殖業(yè)開始走出第一步,請人必不可少。一家人互相推諉,結果無非是年底摔桌子摔碗的大吵大鬧而已,畢竟是自家的基業(yè),總有人愿意多付出。但請來的臨時工們,可不會管別人家的死活。沒有明確的管理,很可能虧的血本無歸。
目前準備這些,可能為時過早。但張意馳等不了。事實上前幾天,去北京出差的夏天奇,順路拜訪了帶他的師兄林知行。林知行是個嚴肅且嚴謹?shù)娜耍M管因?qū)W醫(yī)之故,對病人有足夠的同理心。但對張意馳的逃避,依然相當?shù)牟粷M。倒不是他堂堂協(xié)和高材生不重視心理疾病,只是認為張意馳不應該躲在犄角旮旯,而是應該立刻回學校,有病治病,沒病滾去讀博。
博士一年兩次考試,三月份張意馳是趕不上了。十一月份那次,是林知行留給他的底線。
張意馳的導師童院士常年忙的找不著北,每年新收的學生,都扔給大點的學生帶。林知行足足帶了張意馳三年,說是師兄弟,實則為師徒。林知行發(fā)了話,張意馳無論如何也得做好準備。何況,林知行沒讓他立刻返校,已是非常體諒他的實際情況了。
對張意馳而言,回去讀書倒沒什么。從小學霸的他,在學業(yè)上不說驚才絕艷,也是順風順水。最好的大學,最好的導師,一路走來,羨慕死百八十個同行不在話下。只是協(xié)和也是他爸媽的母校,熟人遍地都是,他保證自己回校第二天,他爸媽就能殺到學校。想著學校門口,那套專門買來照顧他上學的房子,他腦子眼都是疼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荃湾区|
乐都县|
富蕴县|
东山县|
祁阳县|
堆龙德庆县|
鲁甸县|
高雄市|
和田县|
焉耆|
江门市|
贺兰县|
天镇县|
古浪县|
武鸣县|
钟山县|
南部县|
神农架林区|
大新县|
禄丰县|
晴隆县|
简阳市|
衡东县|
上栗县|
临汾市|
房产|
繁峙县|
姚安县|
平定县|
新干县|
彰化县|
汝南县|
和龙市|
博湖县|
偏关县|
凌云县|
满城县|
郴州市|
唐山市|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