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鳴州!圣前!-《儒道至圣》
第(1/3)頁
《三國演義》過于神化諸葛亮,導致很多人高估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導致部分人用正史把諸葛亮批的一無是處,認定諸葛亮沒那么偉大,都是《三國演義》小說導致的。
但真正看過正史《三國志》的人都不會看輕諸葛亮,因為《三國志》共六十五卷,除去必要的帝王單寫一卷,單獨占據一卷的,僅諸葛亮一人。
諸葛亮最出色的才能不是領兵打仗,而是治國,他是相才,不是帥才。
在《三國演義》之前,就有大量文人盛贊諸葛亮,最關鍵的是,諸葛亮入了“孔廟”,被封為先儒,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地位,不是羅貫中寫部小說就能讓他進去。
在《三國演義》成書以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得到許多軍事家的承認。
司馬懿見諸葛亮布設的營壘,贊嘆其為“天下奇才”,也指出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不足,但對諸葛亮的治國才能卻不敢有半點批評。
李靖也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推崇備至。
唐玄宗設“武廟”,供奉十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家,其中就有諸葛亮,雖然唐玄宗過于拔高諸葛亮軍事才能,但也足以證明諸葛亮在軍事有一定建樹。
文廟武廟俱在的,唯諸葛亮一人。
在圣元大陸,諸葛亮因為曾保蜀國百年江山,功蓋天下,科舉的請圣言中年年都有他,從無例外。
史官記載,諸葛亮臨死前仍不忘恢復漢室,一統圣元大陸,在大限到來之前親自領兵出戰,但敵國也有半圣,最終壽命耗盡,死于五丈原。
方運之所以特別看重諸葛亮,是因為有關諸葛亮的詩詞很多,而且還沒有出現在圣元大陸,偏偏圣元大陸有非常神奇的“喚圣”之力。
方運理清兩個諸葛亮的不同,繼續奮筆疾書。
之后又遇到跟另外兩位半圣考官有關的題,方運都記得,而奇書天地中又增加了新的書籍。
方運很快答完前三張試卷,大部分都非常簡單,但有三道題非常難。有一道題甚至布設了文字陷阱,照著書也未必能答對,幸好方運曾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文字游戲在他眼里不值一提。
這僅僅是最簡單的童生試,秀才試的請圣言更加難,不過真正難的是詩詞、經義和策論。
后面的試題是默寫眾圣的詞賦,之后是填空,對別人來說可能很難,但對方運來說簡單的不得了。
毛筆寫字極慢,到了中午時分,方運僅僅寫到第十九頁,不得不休息吃飯。
就著水,方運吃完白面糖餅,站起來在狹小的房間活動一會兒,繼續答題。
接著就是最后九章試卷,一共十八題,要求默寫出題目要求的眾圣的名篇章節。
孔子和六位亞圣的著作必考,是前七道題,一點都不生僻,大半的考生都能會。
剩下的十一道題出自其他半圣,其中三位半圣考官的名篇各占一題,方運都背過,已經儲存在奇書天地中。
答完所有題,方運放下毛筆,揉了揉酸疼的手腕。
“咚!咚!”
兩聲鑼正好響起,方運立刻知道是下午兩點。
圣元大陸的官方時間仍然是十二時辰制,但百年前公輸家的工匠為了讓時間更精確,把每天分了兩個十二時,由于新的時間單位只是一個時辰的一半,所以稱之為小時,時辰為大時。數字畢竟比文字方便,和草書一樣在分秒必爭的軍中大受歡迎,然后在民間逐漸傳開。
再過一個小時,就要收卷子,然后會發詩詞的試卷。
方運仔細檢查了一小時,沒有一個污點、錯別字,答對全部的試題。
“可惜,我以前沒怎么練字,這字有些差了,按照慣例會降一等。甲是拿不到了,應該可以拿個乙。等考完童生,一定要努力練字,在圣元大陸不練字不行。”
最后,方運在指定的地方寫上自己的考牌號和姓名以及住址。
不多時,銅鑼響了三次,馬車再度前來,附近立刻傳來低沉的喧鬧聲和抱怨聲,顯然大多數人都無法答完,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南县|
兰坪|
千阳县|
定边县|
襄垣县|
临沂市|
华安县|
漳平市|
富宁县|
舟山市|
慈利县|
安龙县|
贵阳市|
贵德县|
墨玉县|
威信县|
万荣县|
兰坪|
江北区|
嘉黎县|
名山县|
常宁市|
陈巴尔虎旗|
怀宁县|
荃湾区|
彭山县|
南京市|
承德县|
比如县|
财经|
庆云县|
惠安县|
科技|
彭州市|
遂川县|
右玉县|
广安市|
读书|
林西县|
惠东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