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詠刑天》-《儒道至圣》
第(1/3)頁
星光之下,八頭猙獰的魚妖撲過來。
這些魚妖直立行走,手握骨叉,體形巨大,最小的一頭也比尋常人高兩頭,最高的那魚妖甚至有八尺之高。
魚妖有的一身青色,有的是黑白花紋,有的滿身是刺,魚頭巨大,雙目亮的如火把,張開大嘴的時候露出滿口銳利的牙齒,異常恐怖。
魚妖一邊跑還一邊叫著。
“唧唧呀呀昂昂啊哈……”
方運只能聽懂幾個簡單的詞語,諸如“人肉”“好吃”之類的。
馬淵和羅天奇已經(jīng)開始提筆寫字,用的都是書寫最快的草書,周圍的天地元氣被兩個人自身的才氣引動,隨著兩個人的筆墨送入紙上。
馬淵寫的是陶淵明的名篇《詠刑天》。
方運看了一眼,馬淵正寫到一半。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精衛(wèi)生生世世填海,刑天無頭依舊死戰(zhàn),《山海經(jīng)》中的兩個人物的精神亙古長存,在陶淵明的筆下化為強大的振奮詩。
詩成,無火自燃,化為點點白光落在所有人的體內(nèi)。
方運立刻感到自己的斗志昂揚,心中沒有絲毫的膽怯,同時頭腦清晰,在看著魚妖的時候,腦中不斷閃現(xiàn)一些攻擊魚妖要害、弱點的手段,仿佛繼承了戰(zhàn)神刑天的戰(zhàn)斗能力。
而羅天奇的《與子同袍》字更多,還沒有寫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這首選自《詩經(jīng)》的詩篇流傳極廣,講述了秦人共同抗敵的決心和場面,原名為《無衣》,但因為《詩經(jīng)》中有兩首《無衣》,這首又是增護詩,名為《無衣》不妥,故改名為《與子同袍》。
《與子同袍》完成后,方運立刻覺得一股無形的力量涌入衣服內(nèi),讓衣服變得更加緊密,防護能力更強。
那些士兵身上的鐵甲泛著幽幽的冷光,有天地元氣注入鐵甲,普通妖民和普通武器已經(jīng)無法將其穿透,只有妖兵才能在多次攻擊后擊穿護甲。
只是,為首的那頭青魚妖兵手里拿得不是骨叉,而是一根巨大的骨棒,拖在地上奔跑的時候發(fā)出沉重的聲音,在地面犁出一道深深的痕跡。
這頭青魚妖兵眼睛黑白分明,但在眼白的邊緣,有一圈清晰的血紅色圓環(huán)。
這是妖族吃過人的標志!
“弓手射擊妖民!千萬不要被那骨棒砸中,觸之必死!三班一起攻擊那青魚妖!二班攻擊黑白魚妖,一班負責花紋妖兵。先不要寫,等等,再等等……開始書寫!”
十五個弓手不去管那三個妖兵,而是去射擊五頭妖民。
這些弓手都是府軍精英,無一人射偏,但有的被魚妖的鱗片彈開,有的沒射中要害。其中一頭魚妖十分倒霉,一箭入眼,貫腦而出,當場死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九台市|
德保县|
绥芬河市|
宁蒗|
平武县|
南宫市|
广宁县|
阜新市|
泸西县|
雅江县|
兰西县|
宁陕县|
新蔡县|
屏南县|
丹东市|
邻水|
长武县|
工布江达县|
乌兰察布市|
冷水江市|
固原市|
勐海县|
武义县|
延川县|
南康市|
嘉义市|
辉南县|
桂东县|
乌兰县|
鲁甸县|
大宁县|
洮南市|
高淳县|
教育|
蒙自县|
柘城县|
东明县|
博兴县|
昌平区|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