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這些事,聊著聊著,玉米煮上了,然后玉米煮熟了。 關于臥箜篌的事情也初步有了定論。 簡而言之,這東西是可以自己搞的。 廠可以自己建,不用太大,就一個小廠,別的都不生產,就生產臥箜篌。 人,雖然專精臥箜篌的沒有,但是豎箜篌,弦樂,這些都是相通的,可以花錢請。 工藝,現代社會沒有,勉強復原,可能也會少去不少厚重,可唐朝有! 這樣一來,只要花時間去請教觀摩一下,再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把要點提出來,便是千年傳承,古法正宗。 材料,這個就太多了。 現代社會,別說黃花梨老料,小葉紫檀沉香木金絲楠這些,便連老紅木都價值不菲,供不應求。 翡翠鉆石什么的,也價格驚人。 可對于一個可以兩個時空穿梭橫跳的人來說,這些東西并不會比白菜貴重到哪里去。 而這些東西,在國內固然不好無中生有,但是可以利用永嘉的海外身份,通過海外購買的方式進入國內。 無非就是左手倒右手。 自己做的好處也很明顯。 賺得更多是毋庸置疑的。 自己做,獨家,掌握定價權,與之相比,那點授權費根本不算什么。 更重要的是,品質可控,定位可控,不會埋沒東西。 否則,這好不容易出現的東西,被糟踐成白菜事小,被雪藏事大。 因為類似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資本的世界,也沒什么不可能。 對此,沈馨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煮玉米的時候,閑著沒事,她做了一壺鮮榨的玉米汁,挺甜的,玉米味很濃。 一道出來,很快人群聚攏。 這是長樂和永嘉生平第一次吃玉米,感覺就十分香甜,好像真就是什么珍饈美味一般。 而對于陳昌明楊玉娟和沈馨父母而言,這玉米沒什么特別的,但是玉米汁好喝,種了這么多年,吃了這么多年,就沒想過還能這樣。 等到吃飽喝足,一輛觀光車便開了出來,接著又牽出兩匹馬。 一天就這么結束。 一下午的時間,陳遠基本上在教騎馬,主要學員,自家老陳,然后沈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