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夜飯年夜飯,顧名思義,是大年三十這天夜里的飯。 誠然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xí)俗,有些地方是年早飯,還有些地方是年午飯,但歸根結(jié)底,年夜飯才是常態(tài)。 大部分地方都是大年三十的夜晚,也就是除夕,團年,吃團圓飯。 驪山腳下便是。 這是村子成立的第二個年頭,如果說上一年還略顯倉促,很多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那么今年便很充裕,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進行準備了。 也因此,即便都提前做了準備,這天超市里還是人來人往,格外熱鬧。 村里小孩子們一直舍不得穿,特意留到這一天的新棉襖也都穿了出來。 到處笑聲洋溢,喜氣洋洋。 而另一邊,長安城雖然同樣喜慶,卻又有著一種截然不同的繁忙與緊張。 因為今晚有燈會。 這燈可不是過往的燈火,而是劃時代的點燈。 還有很多人看,文武百官,平民百姓,各地官員,番邦使節(jié)。 容不得半點錯漏。 也因此,哪怕其實已經(jīng)穩(wěn)定運行有一段時日了,長安電網(wǎng)的工作人員依然不敢怠慢,早早的便按照計劃開始檢修。 光這些還不行。 因為還有安全問題。 電也好,焰火也罷,都是有可能導(dǎo)致火災(zāi)的,尤其存在大量木質(zhì)建筑的情況下。 所以除了長安電網(wǎng),又有一支專司消防的隊伍在行動,挨家挨戶,一個店面一個店面,宣傳防火知識,排查安全隱患。 到這里依然不夠。 光有燈火,光安全,也是不行的,還得繁華,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玩。 所以官方行動之余,民間要配合做好相應(yīng)的準備,大大小小的店面,攤位,要準備好食材,要做好挑燈夜戰(zhàn)奮戰(zhàn)到天明的準備。 那些搭臺唱戲的雜耍班子也一樣,這次官方給補貼,給搭臺,大力支持。 視線再度回歸驪山腳下。 跟村子里一樣,這邊別墅里也在忙,便連金德曼都參與進來,開始為今天的年夜飯做準備。 陳遠回來時是下午。 老家的鄉(xiāng)下,冬日短,一般都是吃兩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