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類口語尚未進化完成之前,肢體語言和咽喉發出聲音一直是人類傳遞感情和信息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見,肢體語言是讀懂人心的一個渠道。當你掌握了身體語言的密碼,能夠得心應手地通過察言、觀色去認識一個人時,那么這樣一個善于揣摩別人心理、善解人意的你,不僅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如魚得水,更將引導你走向終極的幸福! 破譯肢體語言的密碼 國際肢體語言專家阿爾伯特·麥拉賓有這樣的研究結論,人在彼此交流中,一條信息產生的全部影響力有7%來自語言(僅指文字),38%來自聲音(包括語音、音調等),而55%來自無聲的身體語言。有專家還有這樣的觀點:話語(指文字)的主要作用是傳遞信息,而身體語言左右著人與人之間思想的溝通。 事實上,我們在與人交流溝通時,即使不說話,也可以憑借對方的身體語言來探索他內心的秘密,對方也同樣可以通過身體語言了解到我們的真實想法。人們可以在語言上偽裝自己,但身體語言卻經常會“出賣”他們,因此,解譯人們的體語密碼,可以更準確地認識自己和了解他人。 古時候的寓言故事,有一個叫嚴監生的人,他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不上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嚴監生把兩眼睜得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公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紀念。嚴監生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別人都說得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盞燈里點的兩根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根就是了。 說罷,趙氏忙走去挑掉一根。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頓時就沒了氣。 這是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描寫的一幕(改寫版)。在這里且不論以吝嗇出名的嚴監生是如何的讓人可笑可悲,單論這身體語言在表達上不僅能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甚至可以替代語言直接發揮自己傳播信息的作用。 已故美國著名記者約翰·根室在《回憶羅斯福》一書中寫道:在短短的二十分鐘里,他的表情有稀奇、好奇、吃驚或關切、擔心、同情、堅定、莊嚴,還有絕倫的魅力,但他卻只字未說。 肢體語言是內在情感的外部顯現。它通過眼神、面部肌肉運動、手勢等諸多無聲的體態語言形象化、生動化,以達到先“聲”奪人、耐人尋味的效果。它能充分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并可幫助接受信息的人深刻、準確地把握言事意旨,有效地避免因言語表達的匱乏而帶來的誤解。在長輩直言怒斥后生時輔以愛撫、安慰的眼神,會叫人心悅誠服;在妻子需要袖手旁觀的丈夫做家務幫忙時,伴有一個親昵、溫柔的舉動,會讓丈夫饒有興趣地來參與;在向下屬吩咐工作時附上一個善解人意的微笑,則能令人心情舒暢,潛心攻關,如此等等。多一點撫慰,少一分隔閡;多一點微笑,少一分誤解。靈活有效地使用體態語言,給平淡乏味的語言潤色,就會避免因語言不詳而導致的言語溝通中的麻煩與障礙。 無聲和有聲語言相得益彰 我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說:“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也就是說,說話要表現在神態上,表達在言辭中,才能被人理解。孟子是一位十分擅長辯論的人,他從大量的口語交際實踐中發現,有聲語言的不足,需要用神態去補充,才能更好地達到交際的目的。在著名的“藺相如不辱使命”的古文中,趙國使臣藺相如在維護國家尊嚴,完璧歸趙的情節中,“持璧”的行動和“睨柱”的神態同鏗鏘有力的語言相呼應,取得了十分突出的表達效果,以致強暴的秦王也不得不趕緊道歉。如果在說“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時,只是表情木然,站在那里沒有任何行動,就絕不可能取得上述的表達效果。 人類的動作、表情是本能的,每個人平時說話都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某些表情動作。人們說話時變化的目光,或喜或怒的神態,舉手投足的動作,經常同所表達的內容密切相關,同時也反映出說話人的修養。事實上,你同另一個人見面,雖然尚未正式開口說話,但交際活動已經開始,雙方的眼神、表情、動作都在傳遞著信息。說話時對方不僅在聽,還在看。皺眉頭,嘴角向下撇,那顯然是話不投機;和顏悅色,笑臉相對,說話就易于順利進行。因此,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我們必須給這種無聲的身體語言以應有的關注。如果在說話時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身體語言,就能夠使重點突出,使自己的表達更具有感情、形象生動,因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交際的效果會比單純憑借有聲語言好得多。大家知道,電視的宣傳效果比起電臺廣播更突出更明顯,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電視節目同時作用于人的視覺和聽覺,而電臺廣播只作用于人的聽覺。 一個人的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是構成其語言的兩種重要形式。每個人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對象、場合等情況,有時可單獨使用,有時也可將二者結合使用。但更多的情況下,要注意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的相輔相成的關系,更好地發揮自己言語的效能。 肩語:威武、嬌媚的展示 肩部的動作可以表達攻擊、威嚴、安心、膽怯、防衛等意思。美國的肢體語言研究學者魯溫博士分析說,向后縮的肩膀表示因積壓的不平、不滿而引起的憤怒;聳肩表示不安、恐怖;使勁張開兩手的肩膀代表責任感的強烈;向前挺出的肩膀代表壓力重大引起的精神負擔等。然而不論情況怎樣,肩部均可特別視為象征男性尊嚴的部位。 除了男性以外,女性柔滑、狹小的肩膀屬于嬌媚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男女平等”口號的帶動下,曾經一度流行在婦女服裝加入墊肩的“美國式時髦”。但是,那也只是主張男女平等的“堅強女性”最為崇拜的時尚。后來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強調“女人味”的“法國式時髦”,而這種演變的出現,是因為女性們感到柔滑狹小的肩膀更能展示自己的形態美。 就像男人需要寬厚的肩膀顯示威武一樣,女人也要用她們的肩膀呈現嬌柔。男人將大衣或西裝上衣搭在肩上走路,這是在下意識之中想體現“男性氣概”。這種男人通常不會彎腰駝背、衰弱無力地走路,而是挺胸、邁開大步向前走。 腰語:性感的線條符號 腰部的無聲語言,女人相對男性來說,要微妙得多。女人的腰,是除了女人的臀部和胸部以外的性感符號,它常常是以無聲的線條來表達的。線條和色彩是人類在有聲語言之外最具表現能力的無聲語言。女人的腰,它就是一個線條符號,任你怎么理解。 彎腰:見人即彎腰行禮是日本女人的見面語言,彎腰所形成的曲線是柔美的、溫順的、流暢的,從而形成一種光滑的外表,給人一種柔美的感覺。 叉腰:把兩手叉在自己的腰上,這種形象就像兩只雞斗架的形象。這是女性一種雙向的對外擴張,表示出內心的憤怒和力量。 仰腰:仰腰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這叫做女人的“無防備的信號”。如果女人坐在沙發里,用仰腰的形式對著異性,一般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對于眼前這個男人絕對的信任,絕對的尊重,她覺得他不會給她帶來傷害;二是妓女的一種招數,她告訴眼前的男人:“請跟我來”。 扭腰:扭腰使腰呈現s型,這是性的象征。凡是女人扭腰或者扭動臀部,都蘊含了招惹異性的信號。這種語言,在服務小姐、女模特的身上,會經常看到。 撫腰:俗話說,沒人愛,自己愛。女人常常在沒有男人撫摸時就自我撫摸,這種自我撫摸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親切”的暗示。 手是人的第二張臉 手,就是人的第二張臉。曾有人說,要看一個女人是否養尊處優,只要看她的手就足夠了。手能說明很多東西,并且不像臉那樣經常加以偽裝。它們不只揭示一個人的性別、年齡,而且更能揭示一個人的性格、意圖。觀察一個人的手,會對你了解那個人產生較大的意義。 在這里,我們將探討各種類型的手,以及它所刻畫出的主人的性格和意圖。 1.魅力之手 修長、柔軟類型的手,是天然所生的,它不會被創造,也不會被改變,它只能是一脈相傳的。它是人類除血液外,唯一高貴的東西。 它和主人的氣質通常是一致的,是與生俱來的。沒人能否定它對主人個性的表現。它并不代表主人是否有錢有勢,但它確實能說明主人不屈不撓的氣質。它并非炫耀主人的門第,但它的確也能說明它主人的職業和個性。它向他人展現的,不僅是主人對事業的巨大投入,也是對感情和家庭的投入。當然,這并不說明這個人對情感就會忠貞不渝。它的主人常常是帶有情緒去投入感情的,甚至是帶著幻想去投入或接受感情的。就像對傳說中的經典愛情頂禮膜拜一樣。 有這種手的人喜歡典雅的東西,對古典音樂、建筑、繪畫充滿敬仰之情。這種手是藝術之手。然而,這種人對待自己的工作,熱情有余,毅力不足,欠缺非功利性的原始投入感,所以接受不了失敗的打擊。 2.肥胖之手 人們總是喜歡胖乎乎的東西。它踏實、可愛、給人以信賴感。但是,這種稍減魅力的手,使人在別人面前很少顯山露水,甚至多少帶有一點自卑的意味。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這種手的人逐漸顯露出穩重及成熟的性格。這種人的嗜好并不多,他只表現對傳統的熱愛,聽古典音樂,喜歡爵士樂,排斥勁歌熱舞,認為它們擾亂了生活和井然有序的內心世界,所以他有時會拒絕接受流行的東西。 這種人一直認為自己是能成大器的人,心愿較大。在很多的時候,他又忽視了自己保守的一面。這就注定了他在面對新事物時缺乏冒險精神。因此,這種人的成就總是不盡如人意。 3.磁器之手 有著玉器般質地的手,是令人心醉的。當你遇見一位美人時,不僅被她美麗的面容所打動,而且也會被她那雙妙不可言的手所折服。崇拜它,感嘆世上有如此夢幻般的手。你相信它就代表高貴、華麗和難以企及的夢想。 它的型態無懈可擊,有著玉器般完美無缺的質感,所以它無需戴過多華麗的手飾,也可以表現主人的優雅。可當你深入接觸她后,會發現她是個頗為挑剔的人,她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的動作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這樣的人所擁有的衣物和首飾精而不多,對搭配有著與生俱來的直覺,甚至連最不起眼的小飾品也不肯輕意放過。在選擇朋友方面,這類人也像挑選首飾或衣服一樣頗為挑剔,從不亂選朋友,因此除非你也具備同樣的興趣和氣質,否則你是不會成為她考慮之列的。 這類人,顯然不會隨便追求人或接受追求。只是彼此無論在外貌或內涵上都能夠接受時,才會考慮相互間的感情。 這雙手也像它的主人一樣挑剔,不輕易干它不想干的活。因為它太富麗堂皇、太高貴,容不得臟亂的活去玷污它。這也就意味它的主人無論在精神還是物質上并不豐盈,當然也不太空虛。她自有她的生活空間。 它的確是雙高雅之手,即使隨著時光的流逝,它也會像用舊的磁器一樣,滲透出淳厚的味道。接觸它和它的主人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 4.強盜之手 看見這個題目,請不要大吃一驚,并不是說有這種手的人都會做強盜。這種類型的手瘦削而細長,好動而靈活,充滿攻擊性。這就預示它的主人陰險、狡詐,不肯露出他的本來面目。 他在裝扮自己的行為過程中,有一整套經驗。他不想讓人看穿自己的本質。把自己裝扮起來,使自己看起來具有某種氣質或形象,從而掩飾一些本人認為不夠理想或見不得光的某些特性。由于手指瘦削,而又不能像面部一樣去改變,所以他就用一些裝飾物來修飾自己的指形。 顯然,長有瘦削手型的人,給人的印象是貧窮、潦倒或并不富有。這樣的人為了裝扮自己的指形,就選擇昂貴的手飾,諸如名牌手表,大鉆戒和笨重的手鐲等,從而顯示自己的富有。 一個人是否有財富就得用昂貴的飾物來炫耀呢?這是見仁見智的事,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想通過佩戴飾物來掩飾自己單薄的形象,而讓別人覺得他有財富和地位,從而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特殊的待遇。 不過,從他把金錢賦予如此重要的功能上來看,這類人大多屬于勢利眼,喜歡揣測別人的心思,投機鉆營,經常受到上級的賞識而不斷得到提升。 由于對金錢有著本能的欲望,他也經常揣度別人的財富,也就有著“笑貧不笑娼”的心理。 也許他并不吝嗇,但幫助過別人后,會大肆宣揚。當你碰見這雙瘦弱細長的手時,你恐怕并不愿和它的主人打交道吧。它機警、靈敏,像它的主人一樣見風使舵。如果不得不和這雙手的主人來往,你一定要仔細留心。 十指蔥蔥有密語 有句話說“捏著一把汗”,意思是即便你臉上還能強作鎮定,但緊張的心情還是會從手中顯現出來。這句來自生活實踐的話語,也正說明了“手的表情”比“臉的表情”往往來得真實。 手的表情是如此豐富,單是說五個手指,就有無限寓意。 1.拇指 在羅馬時代,人們常用大拇指朝上豎起或向下分別決定角斗士的生或死。千百年來,大拇指一直被當成權威和力量的象征。在手相術中,拇指也代表著堅強的性格和以自我為中心。 對拇指的身體語言也是這樣。拇指被用來顯示控制權、優越感,甚至“侵略性”。 拇指常常從人們的口袋里露出來,有時從背后的口袋里神秘地露出來,他原本是想掩飾自己的霸道態度。有些霸道的或者“侵略性”的女性也采用這個姿勢。女權運動使她們能夠采取男性的多種姿勢。除此以外,采取拇指姿勢的人還往往踮著腳,以便使他們顯得更加高大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