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策略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心難測,在日常的做人做事、與人交往中,謹慎自己的言行,警醒一點,留個心眼,防著別人拆我們的橋。 警惕身邊的陰謀家 一個人立身社會總會碰到許多的小事情,正是這些小事情影響或左右著大目標的實現。 倘若一味遵循“大行不拘細節”的原則,置小問題于不顧,即使是英雄豪杰也難以逃脫“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厄運。 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腓力二世,本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可是正當他統率馬其頓大軍、揚戈策馬東征之際,因“小節”不慎,被他的一個親近侍衛刺殺身亡。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這個侍衛跟他的一個寵妃發生小爭執。而這個妃子自恃嬌寵,口出污辱之言,使這個侍衛受到委屈,于是侍衛向他訴苦申告,希望他略微勸說貴妃。可是,腓力二世認為只有外國貴賓才能支配他的遠征雄圖,一個小小的侍衛提出的小事情不必去理睬,所以他隨意申斥幾句侍衛就不理了。侍衛受到申斥以后,一時氣憤難消,竟拿起佩劍當場把他刺死。結果使他的一切雄圖大愿都歸諸泡影,征服歐亞兩大洲,建立希臘帝國的重任不得不落在他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的肩上。這可以說是忽視小節,未能防微杜漸而鑄成大錯的一個例子。 叱咤風云的拿破侖也因家庭小事而招滅頂之災。1812年,俄國正同土耳其交戰,將大部分軍隊駐扎在土耳其境內。拿破侖考慮到這種情況,認為這個時機非常適合向俄國發動進攻,并于5月份作了歷史上有名的對莫斯科的遠征。經過長途跋涉,拿破侖的軍隊到了莫斯科附近一座山丘。可等待他們的幾乎是一座空城,不久,傳令兵又給拿破侖送來一份令人震驚的報告,大意是:原先在土耳其作戰的俄國士兵,不知何時與對方簽訂了停戰協定,現在突然出現在莫斯科西南600公里的地方,切斷了法軍的退路。 拿破侖看完這份報告,頓時感到一陣困惑和絕望。這等于是給他的前途作了死亡的宣判,他感到茫然不解。那樣一個可信賴的土耳其,怎么會突然背叛了他呢?其實,正是他自己喜新厭舊,休了皇后約瑟芬才給他帶來的惡果。約瑟芬的堂姐艾依曼是土耳其皇帝的母親,她聽說表妹被休,就決計要懲罰拿破侖,這次她終于找到機會把拿破侖置于死地。 我國歷史上的齊威王,在周朝既貪且弱、諸侯都不去朝見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朝見周天子,在當時可以說是行仁行義的壯舉。然而,過了一年多周烈王死時,齊威王僅僅因為比諸侯晚去了一點吊喪,新天子就在訃告里揚言要殺他。一點疏忽就遭受殺身罪,齊威王當然極為不滿,隨后罵了一聲新天子,可是又因為這隨口一罵,又成為天下笑柄。 所以說,為人處事必須處處小心謹慎,就是細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要防微杜漸,只有這樣才能在大事上穩步前進,有所作為。 從前齊國有個名叫夷射的大臣,某次他受齊王之邀參加酒宴。因為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便到門外吹吹風。守門的是個曾受過刖刑的人,他向夷射懇求說:“若有剩酒,請賜我一杯!” “什么?到一邊去!像你這樣的囚犯還敢跟我要酒喝!”守門人還想要求時,夷射已經離去。這時,天剛好下了一陣小雨,門前積了一片小便狀的水灘。 第二天早晨,齊王出門時看到了這一小灘水,大為不悅:“是誰在這里隨便小便的?”當時,在門前小便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 “我不很清楚,但小的昨夜看見大臣夷射站在這里!”守門人匯報說。 結果,齊王立即賜夷射死刑。 春秋時,宋國將與鄭國開戰。戰前,宋國的統帥華元殺羊犒賞士兵,可能是一時粗疏大意而沒有給他的駕車人羊斟吃到。等到作戰時,羊斟說:“前天殺羊犒軍的事,由你做主;今天駕車作戰的事,由我做主。”于是,他就故意把兵車驅入鄭軍之中,使華元被俘,造成了宋軍大敗。 一杯酒,一碗肉,夷射和華元不經意時為自己留下了陷阱,被很不起眼的小人輕輕地就給推了下去。 認清小人的本性 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寶押在小人身上。因為小人的本質決定了他們是靠不住的。對他們來說,有奶便是娘,誰給的好處多,就給誰當孫子。認不清小人的這一本性,恐怕被小人賣了還在幫著他數錢。 古今中外,由于看錯人而釀成失敗的事可以說不勝枚舉。光緒皇帝的一生悔恨就是因為把寶押在兩面派袁世凱這個小人身上,原指望他能來“護駕”把西太后搞下臺,不成想,袁世凱卻向西太后告了密,一眼看歪,光緒皇帝全盤皆輸,他只能坐以待斃去往瀛臺了! 經過多次醞釀,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上諭》,表示變法決心。 召見變法首領康有為,詳談變法步驟,康有為開始參與政權,同時以西太后為首的頑固派也開始籌備政變。 頒布《明定國是上諭》后的第四天,西太后即令光緒下圣諭將維新派另一首領開缺回籍,明確規定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凡授新職,都必須到皇太后處謝恩。又任命自己的親信榮祿為直肅總督,統率甘軍的董福祥、武毅軍的聶士成和袁世凱的新軍。 這是新舊兩派決戰的準備,新派得到起草上諭權,舊派則有軍政實權,握著屠刀伺機而動。 從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共103天(史稱“百日維新”),維新派實行“除舊布新”的初步理想,發出數十條改革命令。 這除舊命令雖是一紙空文,卻觸犯了守舊派的既得利益,引起各種舊勢力強烈的反對,光緒皇帝愈益孤立,西太后則擁者眾多。 就在維新派“紙上談兵”的時候,頑固派已經在磨刀霍霍了,他們不允許維新派贏得時間,而一定要把維新派扼殺在搖籃之中。 6月間,幾乎就在“戊戌變法”的同時,西太后開始調兵遣將,命令榮祿統率董、聶、袁三軍待命準備。 袁世凱此人狡詐陰險,是個十足的小人。在甲午戰爭前,他是張騫的得意門徒,卻暗中投靠張騫的對頭李鴻章。因而被李鴻章認為是唯一可用的人才,才得以發跡。 9月初,西太后親信李鴻章來到天津,與榮祿密謀,預計10月底從天津調兵,發動政變。形勢危急,康有為派親信探問袁世凱的意見,袁明確表示堅決擁護光緒。康有為、譚嗣同信以為真,向光緒全力保薦,讓袁擔任參謀部長,保護新政。幾天后,形勢更急,光緒密諭康有為等說:“朕位且不保,爾等有何良策,妥速籌商。”康有為、譚嗣同商量召袁世凱入京。 9月16日,光緒召見袁世凱,擢升兵部侍郎,令其專事練兵事宜。次日又召見。18日,譚嗣同密訪袁世凱,請他調兵入京救光緒出險,誅戮后黨,恢復帝權。袁世凱慷慨答應,“正色厲聲”大聲說:“誅榮祿如殺一狗耳。”于是,維新派吃下“定心丸”,翹首以待西太后“自投羅網”,沒想到卻被對方一網打盡。 9月20日,袁世凱請假回天津,徑向榮祿告密。榮祿立即密報西太后,西太后立即開始行動,囚禁光緒皇帝,宣稱皇帝再三“懇請訓政”。9月21日,西太后坐殿理政,“百日維新” 宣告結束。光緒皇帝的一生也毀在了袁世凱這個小人身上。 所以,一定要看清小人的真面目,牢記小人是靠不住的這一教訓。 辨析小人的行為特點 中國人有一句成語叫“以君子之小度小人之心腹”,“最毒莫過小人心”,另一方面有成語說“謹防小人”,“下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可見小人的聲譽很差,很不得人心,按理應該人人鄙夷才對。但費解的還有一句“無毒不丈夫”。因為小人的反義詞應該是大丈夫,所以小人和丈夫的行為應該完全不同才對,但這里小人和丈夫的行為特征都是“毒”,可見兩者的行為很難區分。 小人雖然難辨,但畢竟小人有許多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特征來辨析:1.小人口蜜腹劍明朝的太監王振執掌大權,王佐想靠拍馬屁逢迎巴結得到提拔。王佐容貌俊美而沒有胡須。有一天,王振問道:“王侍郎為何沒有胡須?”王佐拍馬屁道:“老爺子沒有,做兒子的哪里敢有?”但王振卻滿心高興。 武則天執政時,宰相叫楊再思,他專門以諂媚阿諛來討好別人。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以身姿貌美而著稱,楊再思說:“大家都說六郎(張昌宗)長得像蓮花,我說不對,應該說蓮花長得像您六郎!” 2.小人重己輕人 東漢末年,劉備和許汜閑談,談到徐州的陳登時,許汜說:“陳登文化教養太低,不可結交。” “你有根據嗎?”劉備感到驚異。 “當然有,”許汜說,“前幾年,我去拜訪他,誰想他一點誠意也沒有,不但不理人,而且天天讓我睡在房角的小床上。” 劉備笑著說:“他這樣做是對的。你在外邊的名氣大,人們對你的要求也就高了。當今之世,兵荒馬亂,百姓受盡了苦。你不關心這些,只打聽誰家賣肥田,誰家賣好屋,盡想撈便宜。陳登最看不起這樣的小人,他怎么會同你講心里話?他讓你睡小床,還算優待哩。若是我就讓你睡在濕地上,連床板也不給的。” 3.小人謠言惑眾 孝武帝時,王國寶和王雅都得寵信。孝武帝嗜酒如命,常常酩酊大醉,以致清醒時少。 某天晚上,孝武與王國寶和王雅一起飲酒,王雅推薦名士王旬。孝武叫人去召王旬,王旬已到了門外,聽到了門卒的稟報聲。國寶自知才在旬下,恐怕孝武對自己的寵愛被王旬所奪,因見孝武臉上已有酒紅,便說:“王旬古今名流,不可以酒色見,自可別召見他。”孝武同意他的意見,認為這是國寶忠于自己,于是,就傳令不見王旬了。 4.小人大話欺人 五代十國時,南唐元宋有克復中原、再復大唐基業的大志。由于過分狂妄自大,他在攻下福建后得意忘形,認為消除天下紛亂、諸國割據的局面不費吹灰之力。但其實南唐與諸國相比,勢單力薄,這是不可能的事。大臣魏岑趁侍奉唐元宗酒宴時說道:“微臣少年時曾游魏州元城,喜歡當地的美麗風物,待陛下平定中原時,微臣只求到魏州做官。”元宗聽后大喜,就答應了,魏岑連忙跪下拜謝。事后,大家覺得魏岑說大話討好皇上是個奸佞小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5.小人“八喜” (1)喜歡造謠生事:他們的造謠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造謠生事為樂。 (2)喜歡挑撥離間:為了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法,挑撥同事間的感情,制造他們的不合,好從中取利。 (3)喜歡拍馬奉承:這種人雖不一定是小人,但這種人很容易因為受上司所寵,而在上司面前說別人壞的話。 (4)喜歡陽奉陰違:這種行為代表他們這種人的行事風格,因此待你也可能表里不一,這也是小人行徑的一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