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天氣暖和了,一波農忙剛過去,村里能有什么大事值得村長用喇叭喊呢? “剛才我接到來自京都虞寶兒的電話啦……” 一聽這話,眾人不光豎起耳朵,腿還控制不住往村支部邁。 這可是從他們村走出去的福娃娃呦,人離開后也沒忘了他們。 從京都得了高產的良種就寄回來,只一兩年的工夫,家家戶戶都能敞開肚皮吃大米白面了! 要不是組織不允許,他們都想給虞寶兒立牌子一天三柱香地供著。 虞寶兒打電話來,又值得讓村長用喇叭說,肯定是好事吶。雖然不知道是啥,人人臉上都帶著笑。 “村里所有戶口上登記年滿六十歲的老人,只要腿腳靈便,就收拾下東西,在家里等著,明天會有客車來接大家去京都游玩咯……” 啥? 大家都驚呆了,聽著廣播里村長一遍遍地念著,他們覺得耳朵出現了幻聽。 不能他們議論紛紛,向身邊的人證實自己耳朵沒聽錯,喇叭里十分了解村民心里的村長繼續說: “沒錯,虞寶兒打電話說的,讓咱老人們去京都看看以前貴族們的生活,看看咱們夏華京都的繁盛,瞻仰下偉大的主席……” “虞寶兒說了,只有腿腳靈便,生活自理,身體健康的老人。到時候隨車有醫生,會給大家做個初步檢查,要是不滿足條件,你們也別沮喪,往后機會多的是……” 村民們連連點頭,確實如此,他們不會因為身體原因去不成,還記恨別人的。 眾人心里還不踏實,跟做夢似的,走路都發飄。 不過,第二天果然兩輛極為氣派的雙層大客車停在省道旁邊,兩個隨行醫生,給所有老人檢查一遍,又查看了每個人的身份信息,確定了最后去京都的人數。 因著都是老人,哪怕現在身體健康腿腳靈便,但是體力上沒有年輕人好。 同行的還會有三男三女中年人,以及四個成績不錯的高中生,跟著照顧老人的同時,也跟著長見識。 大家伙瞧著眼熱,內心決定一定要表現好,爭取下一次被選上隨行。 孩子們也暗自下決心要好好學習。 當然了,柯美虞還給村民們帶了不少禮品,都是些京都特產,還給村長寄了一大箱子東西,里面寫了不少全村發家的案例,也有各種各樣專業書籍。 村民們對她感激不已。 老頭老太太們第一次出遠門,穿著家里最體面干凈沒有補丁的衣服,激動忐忑興奮,上車就各種新奇,東摸摸西碰碰。 每個車都有一個司機一名醫生三個導游還有一個跟拍攝像師,導游們輪流向大家沿路介紹風景,還會說些趣事,將漫長的旅途揉搓得極短。 好像睡幾覺,吃些可口美食,人就已經晃晃悠悠踏上京都了! 柯老爺子和柯老太太早就等著了,看著老伙伴們,都激動地淚眼婆娑,抱在一起挨個問好。 倆老人有孫女做面子,挺胸抬頭滿是驕傲地帶著伙伴們,將整個京都游覽一遍,美食也是吃了不少,走的時候每個人也是大包小包的。 就像是在夢里游蕩一圈,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不可置信,等回到村里,這一個月的經歷,成為他們一生里最為濃重艷麗的一筆! 也足夠他們給其他人和小輩們吹噓。 因為這批老人的回歸,整個村子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他們是整個省市最貼近京都的一個村了。家家戶戶都有從京都請來的徽章、相片、瓷器,人人都品嘗過正宗的驢打滾、冰糖葫蘆、烤鴨等等。 有著柯美虞每個學期郵寄來的書籍、輔導資料,村里的孩子們又有著去京都吊著的動力,一個個跟上了弦似的,突然埋頭苦學,你追我趕,成績蹭蹭上漲,從村里讀到縣城,再到省城念高中,最后紛紛考入京都的大學! 數年后,柯美虞的徒弟們已經出師,分布在全國各地,又繼續招收徒弟將一身所學發揚光大。 當年的小團子盧粵海因為父親調到了南方,寒暑假還要被扔到軍營里鍛煉,一直沒空來京都尋柯美虞玩,只能跟她信件來往。 如今小團子已經成為俊朗的青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京都軍校,穿著筆挺的綠裝,精神抖擻地拎著行李敲響了柯家的大門。 開門的是穿著粉嫩的小姑娘,端的是唇紅齒白眉眼彎彎,跟當初的柯美虞長得十分相像。 盧粵海一下子紅了臉,不過他小麥膚色的肌膚并不顯,人清冷地點點頭,“您好,請問是柯美虞柯嬸嬸家嗎?” “媽,有個小叔叔找你……” 盧粵海立馬黑了臉,頗有些咬牙切齒地強調:“不是小叔叔,是小哥哥!” 突然一個一模一樣的小姑娘探頭,“咦,你好沒羞,明明是大哥哥,裝什么嫩呀?” 盧粵海看看這個瞧瞧那個,倆長得一樣可愛,但是這小嘴巴忒不討喜了吧? 柯美虞走出來,就見三只瞪著眼互相瞧,笑著將倆閨女拉開,熱情地看向他,“不錯嘛,原來是白面團子,現在芝麻露餡了,怎么黑這么多?” 盧粵海撇撇嘴,清冷神色消失不見了,“漂亮姐姐,你怎么也這么說?” 果然是母女三,說得話一樣氣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