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人想要完成自己的價值,他一定是一個有著雄心抱負,有想法的人,他會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目標,使自己的人生日趨完美。 ——貝特 渴望偉大的思想是生命之美,生命之福。 ——基恩.英格羅 一個深刻的觀念會讓一個人超越世俗的偏見。 ——斯圖亞特.米爾 思想比大炮的威力更大。觀念比軍隊的影響力更長久。 ——w.m.派克斯通 “我為編織機而煩惱,要是有一臺鎖線裝訂機該多好!”一個波士頓的工具生產商阿里.戴維斯對朋友抱怨道,他的想法被一位有錢人和一名發明家采納,他們為了生產這個機器絞盡腦汁,但是始終一無所獲。出資人對戴維斯說:“這個項目實在是太難了,我干不了。我敢打賭,如果有誰制造出這樣一臺機器,他肯定前途無量。”這個出色的想法在旁邊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年輕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這個叫伊萊亞斯.豪的年輕人思考得越多,出現在他面前的機器就越出色。四年過去了,在妻子與三個孩子的支持下,他在大城市中靠每個星期九美元的薪水維持生計,生活的艱辛使這個無憂無慮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思想深刻的男人。鎖線裝訂機的想法日復一日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最后他排除萬難制造出一臺。 幾個月來他一直努力設計一個針指向兩端,而針孔在中間,能夠使它在織物中上下移動。但是這些努力全都白費了。突然間,再加一根針的想法突然閃進他的腦海,他夜以繼日近乎瘋狂地投入到工作中,直到他制作出一臺粗糙的用木頭與金屬線構成的模型。但是,資金的缺乏不能讓他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一臺真正的機器。后來一位劍橋的煤炭木材商人喬治.菲舍爾幫助了他。他同意給伊萊亞斯及其家人提供食宿并且給他五百美元,這個投資者說如果能證明機器確實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值得申請專利,那么這錢就算做一般的專利費用。1845年的五月,機器完成了,七月伊萊亞斯.豪用機器編織了兩件完整的毛紡衣服,一件送給菲舍爾先生,另一件留給自己。這種紡織物要比布經久耐用。他保守估計,這臺機器每分鐘紡織三百針,一經試驗,這種機器就被認為比其他發明都要完美。現今正在使用的上百萬臺紡織機器,沒有一臺不是從這第一臺機器基礎上改良、完善的。 當芝加哥政府作出提高龐大的街區高度的決定時,一位窮困機械師的兒子——喬治.普爾曼通過招標直接走上了舞臺。他不僅僅提高了街區的高度,而且還沒有讓街區里日常事務受到影響。在這段時間內,他還一直集中精力研究一項令他心儀的項目,建造一種適用于火車的“睡眠車廂”。他在芝加哥與奧爾良之間的公路上安放了兩個帶臥鋪的車廂,很快就發現它們是有銷路的。后來他還發現,這些車廂越豪華,它們的銷路就會越好。在科羅拉多金礦呆了三年后,他回來建造了兩節價值三萬六千美元的車廂。每個人都嘲笑這個“普爾曼的傻念頭”。但是普爾曼相信,任何可以解除長途旅行疲勞的東西很快就會被人接納,他對自己的想法滿懷信心,并決定孤注一擲。 普爾曼是一位偉大的信徒,他相信美好的東西總會有它的商業價值。那些優美的城鎮,豪華的車廂承載著普爾曼的夢想。他努力讓員工身邊盡是舒適、美麗、清潔的環境,他認為這是一筆合理的投資。因此,普爾曼城是清潔、有序和舒適的典范。 正是這些有思想,并把思想付諸行動的人,改變了基督教世界的面貌。蒸汽機的萌芽思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但是直到近代,它才得以發展。 一位生不逢時的英國礦工紐卡曼在十七世紀萌生出以蒸汽移動活塞的想法,但是他的機器要消耗三十磅煤炭才能產生一馬力。現代機器的完善絕大部分要歸功于詹姆斯.瓦特,一位沒有受過什么教育,窮苦的的蘇格蘭男孩,他十五歲的時候在倫敦街頭尋找工作卻一無所獲。一位格拉斯哥大學的教授給了他一間屋子讓他工作,當他等待分配任務的時候他就把舊瓶子當作蒸汽蓄水池,把空心藤條當作管子進行試驗,因為他不能忍受自己這么浪費時間。當活塞完成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次活動后就切斷蒸汽,讓已經在室內的蒸汽擴張和推動活塞保持在原有位置,通過這些方法,他改良了紐卡曼的機器,這節省了四分之三的蒸汽。瓦特歷經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貧困和磨難,但是他堅持了下來;他的妻子瑪格麗特請求瓦特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灰心,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她在寫給瓦特的信中說:“如果機器行不通的話,還會想出別的方法。永遠不要喪失信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