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為什么花旗會超越歐洲,更有活力更有前途。 起碼花旗這部分劇目改良,想的是怎么讓現代年輕觀眾接受,更有時代氣息,而不是像歐洲同行死死抱住兩百多年前的老本子,一個勁兒的在朽木上精心雕琢。 看不懂的都是沒文化不會欣賞。 果然,荊小強這么一唱,整個劇院前場,坐著的行家演員們全都轟然! 他們看不到場景設計,看不到演員服化道背景,只看到了顛覆! 對他們賴以生存的經典全面顛覆。 介是嘛! 介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味兒嘛?! 那個女演員反正徹底愣住,不知道該怎么接。 樂團伴奏都順著慣性變得拖沓了,這還能跟著伴奏嗎? 差不多類似于在少林寺說我要改良羅漢拳,看主持和達摩堂的長老們會不會暴打一頓逐出師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甭管哪種文化,哪個朝代,什么架構,在遇見這種事情的時候,總會產生巨大的抗拒反彈。 穆春雷都看出來了。 因為之前的劇目是要穿著連褲襪,戴著假發套的那種老式歌劇,動作可想而知。 百老匯改良的是現代歌舞劇,荊小強瞬間從歌劇吟唱變成夸張動態的唱跳,他好歹是八十年代就寫出《世界戲劇理論史》的人,雖然受到時代限制,不可能像后世那樣什么都能從網上查到。 但看懂這種變革,不懂語言都行。 而且荊小強改了以后,唱的就是英文。 臺下也立刻有人起身喝罵呀,不懂語言也能看懂這種情緒的。 荊小強無所謂的,如果不是那位大姐近身纏斗,他肯定一口氣唱完就收工了。 現在也把胡德爾松參與過這部新劇唱段,堅持唱跳完這幾分鐘的歌詞,算是匯報結束,在一片謾罵聲中優雅的鞠躬告辭。 之前還很是有點來到戲劇圣殿仰慕感觸的穆春雷,定定看著臺上少年。 意氣風發,內心強大的少年氣。 兩百多年前,那些戲劇大師也是滿帶這種少年氣開天辟地的創造出行的劇種,沒有限制沒有規矩,就是天馬行空的創造。 什么時候,藝術創作還非要遵循老祖宗的規矩不能動了? 凡是在這樣叫囂的時代,都能嗅到那種行尸走肉般的腐朽味兒。 所以他忽然大聲的鼓掌! 孤零零的掌聲也在富麗堂皇的歌劇院回蕩,就像是在響亮的打臉。 也許只有經歷過死死抱著祖制不放,沉迷于老祖宗論調的民族,才會格外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正悠悠然走下臺的荊小強想翻白眼,您這是干嘛呀,火上澆油么? 人家職業聯賽俱樂部到客場比賽,可以進球可以贏球,但沒必要挑釁吧。 我們有義務勸說這些老古董與時俱進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