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天后,付成在我的緊催之下開始試模。一大早我就趕去了付成廠子,守在他車間里等著試模結果,就像丈夫在產房外候著自己的妻子分娩一般幸福又焦急。 因為時間上已經過去了18天,如果試模不成功,那還得改模或修模,如果再不成功,往下就不敢想了……返回店鋪重新訂貨根本就沒時間可言,而且這邊對付成與我而言都是損失,搞不好,這將是筆既賠夫人又折兵的買賣。 下午一點左右,五副模具全部試樣成功,接近完美,這就預示著將是個完美的舉措。我內心的興奮勁兒就別提了,連日來的擔心一掃而空。 模具沒問題,接下來就是生產了。 付成說:“一款一款地生產吧,先騰一臺機器出來。” 我說:“不行啊,付總,得3臺機器同時生產才好。” 付成立即否決了我的請求,他說:“機器都排著單子在生產的,不好中途停下來,客人的交貨期都很緊。” 我退一步說:“那就兩臺吧。” 付成還是沒同意,他說先上一臺機,等過兩天再看看吧,盡可能安排上去。 見付成如此說,我在心里又算了算交貨期,感覺沒什么意外,于是沒再勉強付成,算是同意了。 又半月后,10萬只bangle順利完工。我叫付成廠里繼續接下去做sid的貨。此時,kevin已經收到前批貨了,說質量可以,貨已經全部發給了他的客人,他客人說馬上就下第三單,叫我抓緊時間把第二單訂倉出貨。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出完kevin的第二單bangle,我算是松了口氣,得以有時間喘口氣,休整一下,感嘆一下生活的不易。我特地約綠葉、宗行義以及大肚子的宗姐出來吃了頓飯。不管別人怎么想,我自己感覺已經把他們當做我在義烏的半個親人了,這種感覺好怪,但不突兀,很自然。 在義烏經商與在內地經商最大的不同,就是應酬少,不用隔三差五地宴請這個人物那個人物。我在義烏這么多年,幾乎沒有招待過任何部門的干事或是領導,這點是在內地城市不敢想的事情。有時,特定的大環境就是決定無數個小企業或是各行各業的商人能否快速發展的一個外因。政府的支持不只是局限于文件上,也不只是口頭上,而是切實的實際利益上。義烏的文章做得好,政府的力量功不可沒,開放的環境,甚至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暗中扶持小企業、個體戶的良政行為,都是有目共睹的。 “水里魚多了,才有大魚”,這句話通俗易懂。 接著,我還沒忘給金子匯了五千塊錢,這次我掙得多,所以多匯了些。 八月后,非典的緊張氛圍已經大大減除,沒有再傳出更恐怖的消息,天下太平,又恢復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