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完扈三娘的話,葉景湛與江云也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就算他們已經(jīng)想到了最壞的打算,可終究還是比他們想的更壞。 匹夫一怒血滿襟,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這些梁山的賊寇竟然不知不覺控制住了青州的州城? 他們究竟有著怎樣的力量? 通常情況下,要讓一個地方百姓臣服,無外乎三種方式。 高壓威脅、施恩與人與恩威并施。 一直高壓統(tǒng)治,雖然簡單方便,可必然會遭到反彈,做為一個未來人,這種歷史王倫見過太多了,自然不會選擇。 只施恩與人,久而久之,便會斗米恩升米仇。 最好的辦法,還是恩威并施。 既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又能給出一些恩惠,只有這樣,才是較好的統(tǒng)治狀態(tài)。 “要怎樣才算確定我們不會生事?”一人不解的問道。 “加入我們,或者離開現(xiàn)在的職位。”扈三娘又道。 聽聞這話,這些差役們,紛紛開口道:“我們愿意放棄現(xiàn)在的差役,還望將軍能放我們離去。” 畢竟這個年頭在衙門里當(dāng)差可不是什么好事。 差役,差役。 說到底就是徭役的一種。 有宋以來,頒布差役法,從百姓之中征調(diào)人到衙門中當(dāng)差,或者運送貨物。 而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光要自備裝備與干糧,還沒有一點工資。 最初設(shè)立這差役法,也是為了解決大宋用人困難的問題。 可隨著時間流轉(zhuǎn),有錢的大戶人家,有各種各樣的方式避免服役。 最后可征調(diào)的差役基數(shù),就越來越少,這些人輪流服役的時間便越來越長。 再加上服役期間又沒有收入,更不能養(yǎng)活家人,便只好想盡辦法利用職位去盤剝其他的百姓。 這也形成了一個恐怖的閉環(huán),窮苦百姓們互相卷了起來。 宋史中更是寫到:自里正、鄉(xiāng)戶為衙前,主典府庫或輦運官物,往往破產(chǎn)。 后來王安石察覺到了差役法的弊端,提議變法。 取消了差役法,而改由地方州縣出錢雇傭差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