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滇馬-《振南明》
第(2/3)頁
要知道這可是上千匹馬,目標實在過于明顯,只要被人盯上很難安全輸送到南面。
北面不行自然只能在南面想辦法了。
朱慈烺毫不猶豫的想到了滇馬。
滇馬又稱云南馬,是華夏歷史上有名的馬種。
早在兩漢、三國時期滇馬就已見諸史書。《華陽國志·南中志》云:“長老傳言,滇池有神馬,或交焉,即生駿駒,俗稱稱之曰‘滇池駒’,日行五百里。”
唐宋時期,《蠻書》記載:“馬出越賧山東面一帶……尾高,尤善馳驟,日行數(shù)百里……騰沖及申賧亦出馬,次賧,滇池尤佳。”《新唐書·南詔傳》中亦云:“越賧之西有薦草,產(chǎn)善馬,世稱‘越賧駿’。始生若羔,歲中,細莎縻之,飲以米瀋,七年可御,日馳數(shù)百里。”
宋朝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大理馬,為西南蕃之最。”
周去非《嶺外代答》也說:“南方諸蠻馬,皆出大理國。”
元代,《馬可波羅游記》記載:“云南省及廣西高地產(chǎn)健馬,軀小而健,販售印度,然應知者,人抽取其筋二三條,俾其不能用尾擊其騎者。”
明時《南中雜志》記載:“滇中之馬,質(zhì)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徑,雖數(shù)十里而不知喘汗,以生長山谷也。”
世人都誤以為滇馬身材矮小,故而不適合做戰(zhàn)馬。
其實歷史上滇馬作為戰(zhàn)馬的使用先例不勝枚舉,就連南宋岳飛軍中有使用滇馬的記錄。
事實上滇馬雖然身材矮小,卻耐力極強。也許短距離沖刺滇馬比不了大宛馬,但長距離行軍跋涉滇馬絕對完克大宛馬。
戰(zhàn)馬也分很多種,有的是專門沖鋒的,有的是用來輸送士兵的,有的是用來駝運糧草輜重的,不可一概而論。
就滇馬來說日行八九十里完全沒有問題。
滇馬一般兩至三歲即可配種繁衍,四歲左右就發(fā)育完全。
大體來說,滇馬分為三個類別。
其一是大理馬。
大理馬主要產(chǎn)于云南鶴慶、大理、劍川等縣。這一品種成年馬匹的高度大概在1.1米左右,主要用作馱馬。
其二是烏蒙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西省|
石林|
太湖县|
安西县|
永仁县|
兴业县|
无锡市|
威远县|
东乡|
安吉县|
太白县|
台州市|
儋州市|
南通市|
乐至县|
青铜峡市|
德钦县|
宕昌县|
海丰县|
临清市|
鲁甸县|
永泰县|
南汇区|
柏乡县|
巨野县|
克拉玛依市|
革吉县|
临夏市|
塔河县|
闵行区|
延津县|
泾川县|
乌拉特中旗|
漳州市|
晋州市|
宁化县|
洛川县|
兴山县|
宽城|
名山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