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棱堡-《振南明》
第(2/3)頁
若按照原本歷史發展,滿清對陜西用兵發生在崇禎十七年十月下旬,在此之前孔有德等部漢軍不可能威脅山東。
但朱慈烺擔心德州大捷帶來的蝴蝶效應影響多爾袞的決策。
若是多爾袞把孔有德等部派到山東,那局勢就完全不同了。
德州雖然是堅城,但面對孔有德部漢軍的重炮猛轟恐怕會承受極大的壓力。也許這些重炮不能直接轟塌德州的城墻,但卻可以嚴重損毀城垛以及守城器械,使得明軍的傷亡人數急劇攀升。
這當然不是朱慈烺想要看到的。
思忖再三,朱慈烺決定在山東北部,即武城、德州、樂陵一線修筑棱堡。
所謂棱堡,實質就是把城塞從一個凸多邊形變成一個凹多邊形,這樣的改進,使得無論進攻城堡的任何一點,都會使攻城方暴露給數個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對其進行多重打擊。
而大明現有的城池,包括孫承宗當年在遼東修筑的堡壘群,都是傳統意義的四方城。
這樣的城池如果修筑的堅固,面對一般的火炮或許沒有什么問題,但其最大的軟肋在于會需要較多的士兵守城。
試想一下,四面城墻每面即便派一千人去守,整座城池也需要派至少五千人駐防。五千人便是五千張嘴,即便城中沒有一個百姓,糧食全部供給士兵,消耗量也是驚人的。
當年皇太極取大凌河的策略,便是圍而不攻。即便清軍不能直接攻下城池也可以把其團團圍住,把祖家軍餓死。圍城拼的就是消耗,清軍的消耗固然很大,但大凌河城中的祖家軍消耗更大,而且是坐吃山空。
最終祖大壽吃光城中百姓后開城投降,皇太極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大凌河。
如果把大凌河換成西式棱堡群呢?
毫無疑問,效果會非常好!
棱堡的一大優勢就是需要的守軍兵力極少。一座小型棱堡只需要幾百人,甚至幾十人就可以抵擋成千上萬的攻城士兵。這些小型棱堡雖然面積不大,但就像一顆釘子釘在那里。你拔還是不拔?
不拔他就在那里惡心你。
若是拔,棱堡抗火炮擊打能力遠比普通城池要高,最終還是得圍城。
可幾十人、幾百人駐守的棱堡怎么圍?派出多少人圍?
派的人少了圍不住,派的人多了糧食消耗是個很大的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保靖县|
通山县|
盐池县|
乌苏市|
铜梁县|
建湖县|
成安县|
麻栗坡县|
汝城县|
怀仁县|
富源县|
修武县|
威信县|
和田县|
无极县|
南投市|
孟连|
惠东县|
甘泉县|
兴隆县|
浠水县|
双桥区|
防城港市|
新巴尔虎右旗|
新民市|
拜泉县|
永善县|
丹凤县|
林芝县|
堆龙德庆县|
汉寿县|
宜宾县|
崇左市|
高要市|
饶平县|
余江县|
罗田县|
绥芬河市|
建德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