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振南明》


    第(1/3)頁

    (求推薦票,求支持。感謝書友何閑的100幣打賞)

    鄭成功覺得皇帝陛下言語間有試探的意味,額頭已經(jīng)滲出了汗珠。

    他的父親鄭芝龍取代李旦的地位后基本壟斷了前往日本的貿(mào)易。

    與南洋諸國喜好差不多,日本人對大明的生絲、綢緞、瓷器很感興趣。

    鄭家去往日本的海船上也基本都是裝滿了這些東西。

    鄭家在平戶藩有很廣博的關系,這些瓷器、綢緞根本不愁賣,基本一卸貨就能包銷,價格是本價的三到五倍。

    這個利潤看似可觀,但和遠渡重洋的高風險相比著實不算什么。

    真正賺錢的是返程時帶走的“貨物”。

    鄭家的船隊銷貨后會在平戶藩停留一段時間,等候倭人把“貨物”裝船。

    他們返程要帶走的“貨物”不是別的,正是銅!大量的銅!

    日本產(chǎn)銅是舉世皆知的事情,銅礦極多。

    鄭家買銅當然不是為了給佛祖鑄像,而是要造私錢。

    萬歷以前,白銀還沒有大量涌入,民間交易基本還是依靠銅錢。

    即便是白銀大量涌入后,也基本是聚集在少數(shù)的商賈、地主手中。一般的農(nóng)民、市井小民手中并沒有多少銀子。民間還多是依靠銅錢進行交易結算,只有在大宗交易時才會使用銀子。

    是以銅錢的質量就成了普通百姓最為關注的東西。

    歷朝歷代,造幣權都是統(tǒng)治者享有的特權。

    統(tǒng)治者若是心善一些,就把銅的比例提高一些。若是統(tǒng)治者心黑一些,銅四鉛六的錢也是鑄的出來的。

    崇禎初年,朝廷曾經(jīng)鑄造過一批良幣,但最終因為消耗巨大而作罷。

    百姓不是傻子,良幣劣幣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有些朝廷官府鑄造出來的銅錢實在是沒法用,故而他們便會選擇使用私錢。

    私錢的鑄造需要大量的銅,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搞到的。所以能夠鑄造私錢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商賈。

    這些人在官府也有關系,能夠保證私幣鑄造出來后可以順利的流入民間。

    要說起來鑄幣絕對是天下最賺錢的生意。即便鑄造銅錢時不像朝廷那么心黑,也絕對有的賺,其間利潤足以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鄭芝龍當然不會看不到這點。他在很久之前便利用自己在日本平戶藩的關系,打通渠道,以低價收購大量的銅,再利用海貿(mào)的機會將收購的銅裝船拉回福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云浮市| 宣武区| 乃东县| 大理市| 湘西| 封开县| 辉县市| 克山县| 泾川县| 芦溪县| 汤原县| 峨山| 丹东市| 河源市| 原平市| 左贡县| 邓州市| 大宁县| 行唐县| 安义县| 昆明市| 太和县| 孝昌县| 东海县| 枝江市| 宁化县| 喀什市| 晋城| 晋中市| 文成县| 内乡县| 香格里拉县| 大城县| 安远县| 博兴县| 上高县| 乐陵市| 郑州市| 绵竹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