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五章 家國-《振南明》


    第(1/3)頁

    (第二更送到~求推薦票支持~感謝書友朕躬親處軍國事的100幣打賞~)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兩萬大軍開拔山東,一路上人吃馬嚼耗費甚巨。

    戶部尚書姜曰廣十分頭疼。

    照理說神策軍是天子編練的新軍,應該從內(nèi)庫中撥銀撥糧。但前段時間內(nèi)庫中的存糧有很大一部分用來平抑糧價了,銀子好說,糧食卻不好湊。

    無奈之下,姜曰廣只得上疏天子,請求將抄沒沈家糧庫中的糧食用作大軍軍糧。

    朱慈烺看到這份奏疏直是又氣又笑。

    好一個戶部尚書,遇到難題只知道向朕伸手。要是什么事最終都得朕來解決,還要你這個戶部尚書做什么?

    朱慈烺也知道問題的癥結(jié)出在了哪兒。

    大明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建國以來便在全國范圍內(nèi)重新丈量了土地,實行了資源的再分配。

    可以說明初時土地資源分配的比較平均,地主、自耕農(nóng)、佃戶之間的矛盾并不嚴重。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兼并情況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地集中到了少數(shù)人手中。

    這些少數(shù)人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功名的讀書人。

    一般只要舉人以上就能獲得免稅特權(quán),名下土地可以免除賦稅。

    照說大明朝的舉人也不算太多,幾千個舉人也占不了太多資源。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普通自耕農(nóng)為了土地免稅,把自家名下的土地掛靠在同鄉(xiāng)舉人、進士名下,也就是所謂的投獻。

    一通操作下來自耕農(nóng)的地變成了舉人老爺、進士老爺?shù)牡兀匀徊荒茉僬鞫惲恕?

    還有一類人是皇族。

    朱元璋的子孫繁衍速度是很快的,十幾代下來宗人府在檔的宗室有數(shù)萬人。

    當然這些人不全部是郡王、親王,可能只是最底層的宗親。

    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宗室數(shù)量的龐大。

    就拿郡王、親王來說,都有屬于自己的莊田。

    這些莊田也是不交稅的。

    照理說親王、郡王的莊田數(shù)目都是定死的,不會對朝廷整體的稅收造成大的影響。

    但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藩王侵吞民田的事情時有發(fā)生,為了免稅自耕農(nóng)主動投獻土地也是普遍情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永福县| 张家口市| 永寿县| 舒兰市| 恩施市| 化州市| 璧山县| 尼玛县| 万源市| 林甸县| 儋州市| 青浦区| 岑巩县| 新化县| 赤峰市| 巍山| 曲麻莱县| 聊城市| 姜堰市| 成武县| 丹江口市| 康平县| 和静县| 伊吾县| 河曲县| 当雄县| 竹北市| 晋州市| 双峰县| 东方市| 馆陶县| 道真| 镇远县| 和政县| 阳山县| 南汇区| 银川市| 莱阳市| 凤台县| 内江市|